1985年8月4日,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乌梁素海出口工程全部竣工。这项工程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山咀镇东部,北起乌梁素海南端的乌毛计,南至三湖河口汇入黄河,全长44.1公里。
这一工程正式运营标志着河套灌区排灌工程初具规模,长期以来有灌无排的历史基本结束,为根治灌区土壤盐碱化、促进农牧渔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河套灌区位于我区巴彦淖尔市,总面积1784.6万亩,是我国的大型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和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是国家和内蒙古的商品粮油基地。
过去,河套灌区一直处于有灌无排状况,造成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1975年开始,为治理盐碱,全市数十万农牧民群众齐上阵,大挖排干沟,打开西山嘴,排出河套水。经过近10年艰苦奋斗,挖掘土石方378万多立方米,完成建筑工程10项。灌区排水、渠系退水以及狼山洪水均可由总排干沟注入乌梁素海排水容泄区,再沿着出口退水渠汇入黄河。至此,河套灌区排水出路问题得到解决。 黄河三盛公大型枢纽工程把黄河水引入800里河套,通过180公里长的总干渠和全长855公里的13条大干渠,灌溉着620多万亩良田。230公里长的一条总排干沟,全长509公里的12条大排干,把灌区排水、渠系退水泄入乌梁素海,经出口闸以每秒40立方米的流量退入黄河。 (王占义 王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