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内蒙古籍的央视新闻频道主播周丽,带您走进她的家乡——包头,一起去感受一下“草原钢城”的变迁和魅力。
央视新闻频道主播周丽:大家好,我出生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包头。记得有首诗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游子返乡的复杂心情,其实正是此时此刻我走在包头的真实感受。
包头濒临黄河,曾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黄河谣工匠博物馆就真实地还原了当年老包头的场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内蒙古没有工业,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重工业钉马掌,轻工业皮毛匠”,直到1954年,历史发生了改变。
一首创作于50年代的电影歌曲《草原晨曲》反映了当时建设者们建设包钢的场景。这个“大家伙”就是包钢“1号高炉”,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它的出铁剪彩,结束了内蒙古“手无寸铁”的历史。
从第一炉铁水的火花四溅,到如今年产能力1650万吨的“钢铁巨人”,63年来,包钢累计生产6亿吨的钢铁,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三峡大坝、西气东输、各大油田、高速铁路等众多地标建筑中,包钢产品架海擎天,擎起了一道道钢铁脊梁。
轰鸣的动力不仅来自经济,还来自于身旁的这些坦克。它们曾经多次参加过阅兵,包括刚刚结束的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就有它们的精彩亮相,成功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生产它的地方,就是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
这个建设于“一五”时期的兵工企业,被誉为我国主战坦克的摇篮。1959年,新中国的第一辆坦克就从此下线。从早期靠国外援助,到如今自主开发设计制造,“一机”的发展轨迹揭示出了中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峥嵘岁月。
60年光阴荏苒,铁甲铿锵、铁阵生威,这是国人的骄傲,也是“一机”人的荣光。光荣的背后,凝结着几代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
60多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汇聚到这里,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在一片荒滩上建立起了新中国第一座主战坦克厂。作为这个厂的一名子弟,可以深深体会到他们那一代的艰辛和不易,正是他们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兵工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后辈,也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草原有钢城,钢城有草原。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制造业、工业中心,在城市当中却有一大片辽阔的草原,即赛罕塔拉城中草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中草原”。
这片占据城市中心位置的草原,是包头市在建设之初便规划出来的一片城市绿化中心。70年来,城市不断发展,而草原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从规划之初的40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2000亩。
如今,包头市的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了44.1%,公园数量200多座,百姓出门300米便能看见树,500米便能进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包头百姓最大的获得感。
这就是包头,一座钢铁之城,一座绿色之城,一座宜居之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在这里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