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的乃马查干 (资料图片) |
|
乃马查干与边防战士追忆过去 |
他,曾是一名民兵,因为阻止一名重案在逃嫌疑人出境而荣立三等功,被保送上学,成为公安边防部队的一员;转业后,他成为边防派出所护边员,还把儿子送去边防当兵。这位普通的护边员就是乃马查干,蒙古族,原内蒙古边防总队巴彦淖尔边防支队乌拉特后旗边防大队副营职参谋,他用自己和儿子两代人的青春见证了边防的变迁和内蒙古自治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他的话说:“我与边防有缘,我们一家人永远是边防人。”
抓逃犯护边有功
1975年深冬的一个傍晚,20岁的乃马查干骑着骆驼在草原上巡逻,突然发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往边境线方向走去。出于直觉,他上前询问。“我问他去哪里,他说要去边防三连附近串亲戚,三连离这里少说90多公里,他连一瓶水都没带,还一个人步行,肯定有问题!”乃马查干便将此人带回了家,一面热情招待,一面让父亲赶快到派出所汇报此事。派出所所长带着两名民警赶来,将那人带回了派出所。后经查实,此人为一起重大案件在逃嫌疑人,正准备偷越国境。乃马查干不仅帮助公安机关抓获一名重案逃犯,更阻止了越境事件的发生。当地政府和人武部为表彰乃马查干守土尽责、护边有功的行为,特为他记三等功1次,并保送他至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读书。
毕业后,乃马查干被分配到了当时的巴彦淖尔盟潮格旗(今乌拉特后旗)公安局翻译股从事蒙汉翻译工作,一年后,他成为派出所一名外勤民警。1980年,边境地区派出所整体转为公安边防派出所,乃马查干成为乌力吉边防派出所责任区民警。
“我穿过白上衣、蓝裤子,穿过黄上衣、绿裤子,那会儿的衣服不像现在的好看!”谈起当年的着装,乃马查干仍历历在目。
在乌力吉边防派出所,乃马查干经过战友介绍认识了沙仁高娃。当时,沙仁高娃在200公里外的巴音戈壁苏木,两个人靠书信谈了4年恋爱。他们在1984年结婚。1985年,为解决两人的异地生活,组织将乃马查干调到了巴音戈壁边防派出所,夫妻俩终于在一起了。
乃马查干总说边境无小事,他一心扑在群众工作上,用大量的时间下乡走访,直到今天,那个年代的边防民警必备业务技能名词“四知五熟悉”仍时刻挂在他的嘴边,“我们那时的群众工作就是帮牧民挑水、垒墙、剪羊绒等,事情虽小,但却能走进群众,我就是这样用一点一滴的诚心换来了群众的一片真情。”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99年,乃马查干面临人生又一次选择,自主择业还是按计划分配。“我是牧民的儿子,我与边防有缘,我属于边防,我的根在这里。我服役时,守边是我的职责,我自主择业后,守边是我的义务,更是使命!”选择复员的乃马查干就在离边防派出所不远的草场上安了家,边放牧边义务守边。
子承父业守边防
儿子乌拉渐渐长大,对于儿子的未来,乃马查干与妻子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战争”。妻子想让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到城市里发展,可乃马查干非让儿子到边防当兵,继续守边戍边。“他自己在边境守了一辈子,还想让儿子接他的班,我就这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来这种艰苦的地方受罪呦!”沙仁高娃谈起当时的情景仍气不打一处来。谁料想,儿子乌拉从小耳濡墨染,早就打算入伍了。
虎父无犬子,乌拉顺利地参军、提干,现在已经成长为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乌布尔宝力格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并多次获得执法先进个人、优秀民警、民警村官之星等荣誉。
乌拉自从到了乌布尔宝力格,就一直将牧民群众视为亲人,把工作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和群众打成一片,还帮助辖区群众建立了微信群,搭建起警民和谐沟通的桥梁。2014年11月6日,乌布尔宝力格边防派出所辖区发生了一起因经济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致死案件,林场工人李某一直拖欠邰某、钱某的工资,二人再次索要无果后对其进行了殴打,导致李某伤情过重死亡。鉴于案情重大,乌拉与同事立即赶往现场,在发现嫌疑人已经潜逃后,一边上报上级部门和公安局,一边组织民警封锁各要道路口,随后进行地毯式走访摸排。与此同时,乌拉在牧民微信群里发了一张协查通报,将简要案情、嫌犯特征等情况告知辖区牧民。“我家旅店登记入住了两个人,和你描述的特征很相似!”在接到群众举报后,乌拉带领所内民警迅速赶往该旅店,一举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擒获,此时离案发只过去了4个小时。
老边防眼里的变迁
如今,每当走在乌力吉边防派出所新盖的二层营房周围,乃马查干就感慨万千,“现在社会进步了,人民富裕了,咱们派出所也配上越野车了。以前我们下乡走访,夏天骑马,冬天骑骆驼,通讯基本没有,都是提前定好,按时归队;用的电都是发电机供的,冬天一个屋子一个屋子地生炉子;40年前我的工资是37块4毛钱……”自治区成立70年来,边防派出所的基础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兵生活的工作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一批又一批的品牌亮点工程不断涌现。
在巴格毛都爱民固边警务工作站,看着一位老人刚领走一张制好的身份证,乃马查干说:“现在边境一线的牧户竟然不用跑远路到派出所办理户籍业务了,这个工作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好样的!”据了解,爱民固边警务工作站是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立足创新边境地区社会管理,综治、公安、民政、卫生、林业等单位共同进驻办公,进行一站式办结、一揽子解决,实现高效运转,让牧民群众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充分发挥了社会综合治理职能。自2011年运行以来,巴格毛都爱民固边警务工作站办理各类证件1270余张,收集各类预警信息和案件线索2210余条,堵截临界牲畜27000余头只,劝返非法采挖矿产、药材人员620余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0余起,登记、管理外来人员12000余人和危爆、剧毒物品680余吨。
“过去的牧区没有电,也种不了菜,只能吃肉,杀了牛羊,吃不了的肉剩下了,冬天还好说,夏天的保存就是个问题,所以我们那个年代都是把肉放到凉房风干,还得想办法赶苍蝇。自从有了爱民固边直通车和便民超市,我们再也不愁买菜等问题了。”乃马查干说。2012年,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探索推出爱民固边直通车、爱民固边超市等便民服务创新举措,极大地弥补了边境群众购物难、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爱民固边直通车自实体运行以来,累计行程60余万公里,服务牧民群众9890余户29560余人,帮助群众运送物品价值900多万元,为群众节省开支150余万元。文/记者 白忠义 摄影/于因青 包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