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想  >  观点圆桌会   
增强文化自信与实现文化自强
内蒙古新闻网  18-02-23 16:34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重要精神力量,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实现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自强的前提。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才能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最终实现文化自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的积极认同、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它们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化灿烂多姿、丰富多彩的长河。中华民族创造的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中华儿女坚持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因和命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内在灵魂。正是这些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资源,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滋养着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构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反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他还把增强文化自信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到同样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一个抛弃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会不断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是为了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一个国家的国民对自己的文化越自信,表现出来的文化自觉就越强。文化自信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心理和精神基础,但人们仅仅满足于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是远远不够的,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即让国民不断提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党的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防止因外来文化的冲击或个别人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而阻碍或影响人们对发展中华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人人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才能不断激发大家的文化自觉,确保中华文化在跟随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永葆青春、永葆活力。

  第三,提升国民文化自觉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强。这就是说,提升国民的文化自觉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强调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也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之所以把坚定文化自信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到一起,其目的也正在于此,习近平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他强调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把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强化全体国民的文化自觉,进而增强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彼此有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增强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振峰)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俗文化闹新春
春节​游园赏美景
春节与中华扶危济困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足球伴我度寒假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暖心,这个小城有你们在,真好!
• 大年初一,乌拉特中旗一牧民突遇车祸,巴彦淖尔市医院直升机紧急救援
• 二连浩特开通“春节回国”专用通道
•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草莓大棚里的幸福年
• 【新春走基层】“宁城尖椒”火起来
• 【新春走基层】锡林浩特市民过年有了新风尚
• 【定格】初一逛景区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