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专题  >  2018新春走基层  >  行走内蒙古大地   
【新春走基层】传承“工匠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  18-02-24 23:1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月的白云鄂博春寒料峭,俯瞰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最深处,看到一群身着特制的工衣,带着厚重安全帽的队伍穿梭在采场最低处,在铲车工作时扬起的“飓风式”尘土中,若隐若现。他们就是常年工作在白云鄂博铁矿一线的矿山工人们。

  下到采矿场最深处,记者了解到现场将要进行爆破作业,在零下20度的低温里,由15人组成的一线爆破组的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这些平均年龄40多岁的工人们常年从事着一线危险的爆破工作,练就了镇定严谨的工作态度。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爆破组在深暗的矿坑里,一干就是一天,直到下午5点才能回到班组。正是这些白云鄂博铁矿一线工人们的常年坚守和辛勤劳动,一车车白云鄂博矿石从采矿场开采运出,成为钢铁和稀土工业的原料,转化成自治区和国家的工业脊梁。

  在现场,设计此次爆破的白云鄂博铁矿技术组的年轻成员们,不时与矿工们进行交流探讨,用熟练的专业技能解决现场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按照技术组要求,爆破组先在炮筒里挨个下放药砣和导爆管,填塞后按照技术组设计方案进行孔外连线,为引爆做充足的技术准备。随着爆破指令的下达,爆破员带小红旗到各个关键部位进行警戒,确认安全后得到指令,起爆炸药。爆破结束15分钟后,工人们返回现场检查爆区爆破情况,确认无拒爆后撤警。“本次爆破设计56个孔,孔深设计为16米,单孔装药量为一吨,类似的爆破我们每个月进行10次左右。”白云鄂博铁矿技术组组长李永华说。

  据了解,这支为白云铁矿一线爆破工作“出谋划策”的技术组是一支由11名成员组成的年轻队伍,成员中三分之二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组成了白云铁矿一线工作的“大脑”,用源源不断的“新思路”“金点子”为一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每天为采场的穿孔、爆破、采装、边坡清扫、边坡监测、边坡危险预警预报等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奔波,把青春献给矿山,身体力行地传承老一辈们不怕苦,不怕难的“矿工精神”。

  1993年出生的马国栋是技术组里年纪最小的成员,在白云铁矿主采场已有2年半的工作实践。“这里冬天风沙大,十分寒冷,采场的工作环境也不是那么好。但是能为白云铁矿生产输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十分光荣。”马国栋说。在工作之余,他和技术组的同事们通过交流专业知识和翻阅课外书来打发时间。在每一日的坚守中,大家习惯了苦中作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单调的采场图纸,在“尘土飞扬”的矿山一线工作中,找到奋斗的目标,并在守护中发扬和传承“矿工精神”。(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格日勒图)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民俗文化闹新春
春节​游园赏美景
春节与中华扶危济困文化
内蒙古呼和浩特:足球伴我度寒假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新年送大礼 内蒙古3名小将冬奥会上创造历史
• 二连浩特开通“春节回国”专用通道
• 大年初一,乌拉特中旗一牧民突遇车祸,巴彦淖尔市医院直升机紧急救援
• 【新春走基层】“宁城尖椒”火起来
• 内蒙古6项工程推动蒙中医药事业发展
• 【新春走基层】锡林浩特市民过年有了新风尚
• 已近“八九”,未来两天内蒙古大部气温缓升
专题推荐
【专题】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领航新征程
•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 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