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党建扶贫丰镇样本
内蒙古新闻网  18-07-11 16:55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一个乡的脱贫新路

  元山子乡辖9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91个村民小组,乡村人口8694户216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41户1448人,截至目前脱贫454户1007人,未脱贫187户441人。全乡共有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

  乡党委书记岳亮介绍,近年来,乡党委在推进脱贫攻坚工程中,将党建工作融入产业扶贫中,建立了多种“党建+扶贫”模式,采取“党支部牵头引导、合作社整合经营、公司兜底保障、党员示范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五级联动机制,引导贫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盛夏时节,走在元山子村的田间,视线所到之处,都是绿叶绽放的枸杞苗。这是当地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

  元山子村枸杞种植基地(新华网贺鑫摄)

  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元山子行政村党总支和巴音图行政村党支部引进宁夏的一家枸杞龙头企业,流转农民土地428亩,种植枸杞。其中,两个行政村党组织为贫困户代种165亩,扶持贫困户在自己庭院内种植枸杞108亩。此外,还专门成立了贫困户用工管理办公室,统筹贫困户到枸杞种植基地从事栽种、浇水、修剪、抹芽、施肥、除草、采摘等工作。

  岳亮介绍,在枸杞种植的产业链中,贫困户主要有三方面的收入,其中,流转土地平均每户收入500元;村委会代种户均达到收入3000元左右;贫困户打工收入户均1500元左右。

  在大庄科村,党支部引进的总投资2000万元的15万只蛋鸡项目一期工程即将运营。岳亮介绍,依托这一项目,大庄科、土堡子、盂县营、大东沟等周边村贫困户以家庭形式养殖蛋鸡,户均养殖100—200只,预计年收入2000—4000元。土堡村党支部还建立脱贫车间,为贫困户养殖蛋鸡1万只,预计一个周期内平均每户分红2000元。

  沙沟沿村五棵杨民俗体验园(新华网张鹏摄)

  在沙沟沿行政村,乡党委与村党总支共同建起了五棵杨民俗体验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集体经济。10套农家院,由集体统一经营征收收益,与贫困户5:5分成,保证了贫困户的收入。

  岳亮介绍,元山子乡党委坚持不懈地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狠抓精准脱贫工作,锤炼出一支党员带头群众满意的干部队伍,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