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小”瓜子 “大”文章
内蒙古新闻网  19-03-11 10:42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作为不可或缺的年货,瓜子不仅满足着人们舌尖上的需求,还蕴藏着炒货的工艺、技术与历史。走进老字号瓜子张,深刻地感受到一颗颗瓜子蕴含的百年炒货技艺。

  在瓜子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炒货师傅用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石子,而是河沙。生产总经理左仕华说:“我们放河沙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发挥传热介质作用,精准控制火候,炒出来的产品口感非常好。以前,炒花生米用的是黄土,不仅不卫生,而且在炒制过程中花生米容易夹杂黄土,影响口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黄土换成了盐,既提高了口感又保证了卫生。”

  火候的掌握、介质的选择,都是老师傅们从业多年的心得。在瓜子张,参与炒货的工人最少得有半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炒制过程中,工人们需要不断地翻炒、加沙、开火、关火,每一道工序都十分严谨。据炒制工人介绍,偏白的瓜子香味上不来,偏黄的瓜子口感发苦,只有“小黄色”瓜子最香、口感最好。为炒出品质好的炒货,工人们长期摸索、反复尝试,找到如何炒制“小黄色”瓜子的经验诀窍。如今,瓜子张炒货历经五代人传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成就了瓜子张百年老字号的信誉。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钻研,瓜子张的瓜子在全市许多大型饭店、茶楼风靡一时,炒制方法逐渐成熟,形成独特技艺。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老式作坊通过不断的改进升级,进一步提升瓜子张的炒货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少春说:“我们不仅要炒得好,还要炒得多又精。”就这样,瓜子张的传统技艺在工业化车间和机器的轰鸣声中焕发出新活力。

  创新不代表对传统工艺的全盘否定。对于是否换上全自动生产设备,张少春说:“针对全自动生产线和半自动生产线,我们在市场做过相关调查,发现保留传统技艺的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在今天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反复试验对机器进行改良,实现完全仿照人工炒制产品。

  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瓜子张将燃料从煤炭换成了生物质颗粒,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到了既节能又高效。2013年,该公司将瓜子张清真炒货技艺申报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让老一辈人传承下来的炒货技艺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让瓜子张的产品更具特色和内涵。

  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瓜子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昭表示,传统行业不能光靠老产品发展,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让传统行业、传统产品在新时代中焕发出生机。在他的主导下,该公司的籽仁酥产品,在南方地区打开了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他说:“我们不仅研发生产籽仁酥这种脱壳类产品,还研发生产坚果棒、芝麻酥等系列产品。”

  传统工艺要传承,在传承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张昭身上的使命,更是其今后带领企业发展的方向。张昭说:“‘新’就是我的目标,更是我的信条。不仅要传承老字号传统工艺,还要对产品有新概念、新理念,让消费者在品尝传统产品的同时,体验全新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日久常新,保住这块来之不易的招牌。”(记者 张启民 特约通讯员 杨艳波)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