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元宝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内蒙古新闻网  19-11-01 10:32  【打印本页】  来源:赤峰日报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在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建昌营村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耕地质量和产能明显提升,农民增产又增收;美丽河镇前美丽河村,“田管家”张永丽种植的玉米再获丰收,销路不愁;和润农业新引进的南瓜品种首种成功,行情走俏……近年来,元宝山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走出了一条既有“宝山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设施农业绿生金,乡村振兴花开朵朵

  锦绣山是平庄镇前进村重要的产业基地,过去这里沟壑纵横,1992年开始治理,如今已建成集旅游观光、大棚采摘、现代牧场和千亩苗木基地为一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基地,是元宝山区设施农业先进村。“锦绣山产业园是我们村农业科技推广、劳动力就业和村集体收入来源的主要基地,去年总产值达650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6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万元。”前进村村委会主任徐宝义说。

  近年来,元宝山区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以园区为载体,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谋划了和润、锦绣山、房身盛源等一批叫得出、打得响的设施农业品牌。一座座高质量设施农业产业园拔地而起,曾经的荒山、沙地现在绿染芳菲、生机勃勃,无公害蔬菜、专业化养殖的猪牛羊、优质苗木……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更美了,乡村振兴之路花开朵朵。

  龙头企业“带头跑”,产业发展促民增收

  内蒙古草原汇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美丽河健康产业园区,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及技术7项,年产值5000万元。该公司生产车间主管李晓林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仅白蘑酱每天就销出26000多瓶,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包装这活儿不算累,每月2000多块钱的收入能让我的生活宽裕不少。”从新安屯村来打工的张大姐说。

  据悉,2018年,元宝山区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实现销售收入34.02亿元,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75%,居全市第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55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58%以上。通过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农民人均收入增加90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村里来了“田管家”,种地能力顶呱呱

  美丽河镇前美丽河村村民张永丽是赤峰市丰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村民都喜欢叫他“田管家”。

  2018年,张永丽带领合作社实施土地托管模式,农户按照410元/亩的价格向合作社交托管服务费,合作社提供耕种、管理、收割、回购一条龙服务。一年下来,无论是当“田管家”的张永丽还是“坐等收成”的农户都有了不错的收入。前美丽河村书记张志权告诉记者,去年,把耕地交给合作社负责的农户每亩地纯收入1000元左右。今年,丰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实施土地托管10000余亩。

  “‘单打独斗’的农民在市场中是被动的,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打造,如集中统一的种植养殖制度、收购与代理销售,可显著提高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元宝山区农牧业局综合股股长赵越起说。“土地托管模式”逐渐得到了农户的认可,也意味着元宝山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科技兴农,足不出户把地浇

  “增产是肯定的了!”从建昌营村承包了2000亩地的种粮大户占青林说。今年,建昌营村所有耕地都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机耕路直接修到了田间地头,极大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占青林算了一笔账,今年仅用水一项成本就节省20万元。他说:“以前浇地各个地块都得有人看管,现在足不出户在电脑上点击几下就把地浇完了,种地还得靠高科技啊。”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元宝山区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高新技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2019年,全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5万亩,机械化率将达72 %,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农业+旅游,“双响炮”释放出更大效益

  近日,风水沟镇灵山蕴田园综合体正式开业运营。“‘十一’期间,我们的客流量迎来了一个新高峰,除可观的门票收入外,餐饮一项日盈利就超过一万元。”灵山蕴负责人魏广成说。

  今年,元宝山区精心打造了风水沟镇灵山蕴田园综合体、北海圆田园综合体和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丰富旅游观光元素,推进农业与旅游、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据统计,已连续两年举办农业嘉年华的和润农业累计接待游客5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800万元。2018年,元宝山区各类采摘观光园区收益也不可小觑,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元宝山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集中集聚集约上找出路,在沃野田畴间奏响一曲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丰收欢歌。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