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不闭户 接连被“扫荡” 嫌疑人:顺路作案
内蒙古新闻网  19-11-13 10:25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嫌疑人接受采访
作案的三轮车内还有望远镜及备用汽油

  抽烟就抽五元一包的烟,吃饭就是一碗普通饸饹面,家里住房不缺,孩子老婆都在外地打工,自己会做一些小生意,可偏偏想着不劳而获,干起了偷盗的事儿。11月7日,记者在包头市东河区看守所见到了这位两次进入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

  接二连三被盗

  传统侵财类案件是人们最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10月14日,沙尔沁派出所积极谋划,主动出击,破获系列盗窃案8起,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

  案件还得从第一起说起。今年6月10日,东河区沙尔沁派出所接110指挥中心派警,称其辖区内小巴拉盖村一村民家中遭入室盗窃。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出警,快速赶往现场。

  经现场勘查发现,嫌疑人是趁村民家中无人,翻墙入院,挑选房屋后破窗而入,盗走10000元现金及部分首饰。但嫌疑人现场留下的线索极其有限,案件侦破进入到瓶颈期,侦破速度放缓,嫌疑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没有再出现。

  转眼间到了9月份,平静了三个多月的村落接二连三传来被盗讯息。侦查员片刻不敢停留,认真细致地勘查每一个现场,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线索。

  经过现场勘查,专案组初步确定了5起案件为同一人所为,均为翻墙入院,破门或破窗进屋盗窃后迅速离开,手法十分娴熟。通过大量线索,民警最终锁定了嫌疑人为一名成年男性,身高170cm左右,年龄50到60岁之间,身体健壮,以一辆红色全包燃油三轮车为交通工具。

  由于村内监控视频的点位很少,难以获取有效的视频信息,只能扩大视频侦查范围。同时,侦查员采取以视频侦查为主线,加油站为重点的侦破思路,通过加油站散装油登记时间核查在该站同时段监控视频,争取从中得到有效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了大量的监控视频后,民警在一加油站的监控中获取了嫌疑人清晰的影像资料及身份信息。

  多日“守株待兔”

  10月14日下午1时,嫌疑人更多的信息“浮出水面”,嫌疑人耿某某,东河区人,家住北梁新区。随即,另一路侦查员确定嫌疑人在土默特右旗活动,根据嫌疑人每次作案后回家的情形,专案组迅速制定抓捕计划实施抓捕。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围堵,并没有发现嫌疑人,加之天色已晚,能见度下降,已不利于路面侦查。

  抓捕组果断调整抓捕方案,撤回警力,监控嫌疑人居住地。晚上8时许,负责外围抓捕的侦查员在北梁新区附近发现疑似车辆,立即通知其他抓捕人员,核实后在嫌疑人将要进入小区时将其抓获。

  原来,嫌疑人在2005年因盗窃罪、抢劫罪被河北省审判机关判刑10年。出狱后在北京打工,今年年初回到包头。嫌疑人属于惯犯,心理素质极高,专案组制定了详细的审讯方案。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耿某某对其入室盗窃行为供认不讳。为深挖余罪,民警加大审讯力度,嫌疑人又陆续交代了3起入室盗窃案件。

  至此,沙尔沁派出所辖区8起系列入室盗窃案成功破获,嫌疑人耿某某已被东河区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出去玩,顺路偷……”

  这个家庭状况良好、自己还有手艺的人为何要偷盗?11月7日记者在东河区看守所见到嫌疑人耿某某,说起作案动机,他看上去十分镇定,“我也没有啥目的,就是出去玩,走到那几个村的附近,看到家里没人,就进去偷了……”

  在沙尔沁派出所,记者看到了耿某某的作案工具,一辆红色的三轮车。“一般在村里这样的红色三轮车都是用来拉货的,而且都没有棚子。而嫌疑人的三轮车不仅包了起来,而且用来取暖的火炉、棉被以及作案工具箱等整理得井井有条。”沙尔沁派出所副所长王志强介绍,三轮车里还有望远镜以及一小桶备用汽油。

  “作案手法十分娴熟,他专门偷盗农村的平房。我们在走访受害人时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因为一般村民拿到钱后,都不会及时把现金存入银行,而是放在家中柜子里,家门也没锁好。”王志强说。

  案件虽然破了,但办案民警在此提醒广大群众,许多平房住户喜欢敞门开窗通风,这就让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家人进出一定要记得随手关好门,别让窃贼直进直出,如入自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可疑人员一定要放在心上,发现问题及时打110报警。平时不要把大量现金留在家中,应及时将钱存入银行,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记者 李鸿瑶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