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准格尔旗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宗旨,以“儒、雅、谦、慎、惠”为文化理念,以“崇学、唯实、标准、高效”为团队理念,打造“学习型、务实型、规范型、效能型”四型机关和校园,全面推进“以文化校、以文化师、以文化生”的文化育人工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无论是在筑牢基础教育方面,还是在多元特色教学方面,都让学生受益匪浅。
踏着初冬的寒意,记者走进准格尔旗几所学校,体验到了最真实、最生动的“准格尔教育”。
体验成长快乐 养成美好习惯
还没进薛十幼的大门,远远就可以看到门口的挡车石都是足球的造型,而一进门看见的一男一女两个踢球儿童的黄铜雕像更是吸引人的眼球,“那是我们给当年参加比赛的两个孩子做的雕像,他们今年该上五年级了吧。”园长郭美娥说。
跟着郭园长参观薛十幼是一种享受,校园不大,但时不时会发现一处处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心设置,比如班级门口都安装上了挂球的小钉子和小网兜,既避免了孩子丢球,又不影响园里的卫生和安全。细看起来,类似如此的设计,园内比比皆是,细腻而科学,这类设计可以为“都市中的幼儿园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各种教学可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非常值得借鉴。而园里最让人“惊艳的一笔”还有一处位于二层楼顶的笼式足球场,球场实用而超前,是园中的标致性建筑:“我们幼儿园面积不大,为了让孩子们有足够的体验活动空间,我们对各个层面都进行了开发利用。”郭园长说。8000多平方米的幼儿园里,美工体验室、科学发现室、种植体验区、小动物养殖区、沙画体验区等应有尽有。“在这里,孩子们没有过多的束缚,可以玩土、玩水,尽情体验真实的大自然、真实的生活场景。”郭园长补充道。
走进薛十一幼,郭艳荣园长带我参观了供幼儿自主游戏的万能工匠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美食屋、淘气宝乐园等功能活动室。“我们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为办园理念,让孩子们在‘一日的活动’中养成美好的习惯,得到一生的收益。”郭园长介绍。
薛十一幼的老师不会过多地对孩子“指教”什么,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探寻、去体会,“我们的老师会在旁边认真细致地观察、读懂孩子,甚至用摄像拍下孩子的活动过程,去分析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郭园长说。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释放,而在老师对每个孩子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中,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孩子的优良习惯。“我们的习惯养成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谓‘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能打下人生坚实的基础。”
记录成长轨迹 开启梦想航船
来薛四小之前,同行的准旗教体局干部院琛就和我说:“杜良裕校长是一个很儒雅的人。”
进入薛四小,正赶上大课间时间,校园里的孩子们正在小操场上练习足球操及吹奏葫芦丝,这是薛四小非常有特色也颇有些建树的社团活动。如今的薛四小学生,每个孩子至少都会演奏一种乐器,学校每年举办的《新年音乐会》也成为了准格尔旗教育界的经典保留节目。另外,薛四小还是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校男足队、女足队多次在旗级、市级、自治区级比赛中夺冠或取得名次,甚至还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我们的男足已构建起了三级梯队,女足也构建起了二级梯队,已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杜良裕校长介绍。
在杜良裕校长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了几本装帧别致的图册,里边有《薛四小读书节获奖作品选集》《我与课改同成长》等等,其中几本《成长记录册》引起了我的兴趣,书的抬头上写着一行“行走在四型校园创建路上”的字样,它是按照学期集结成册的,册中详尽记录了学校每学期的“大事”,有展示,有体会,有总结……“这是我们伴随学校的成长经历,已经坚持做了6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希望通过记录过去让我们清醒,让我们深刻,让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当然,这也是薛四小在创建‘四型校园’过程中记录下的点滴。”杜良裕说。
“读书启智,经典育人”已经成为薛四小人的共识,杜校长的善于总结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建校的薛四小从最初的“准格尔煤田筹建处职工子弟学校”到现在已经五易校名,学校的发展见证了薛家湾甚至准格尔的发展,近年来,学校正在步入“理念引领、文化立校,特色办学、改革强校”的智慧育人之路。在我们采访结束离开的时候,杜校长又要忙着去参加四年级的读书分享课了……
漫漫长路,未来可期,由衷祝愿薛四小能真正成为孩子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打下扎实基础 放飞青春梦想
记得有一次和一位准旗某中学的校长在市一中校园中参观,时不时总有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和他打招呼,我禁不住问:“你怎么都认识?”他自信地笑着说:“都是我的学生。”
近年来,准旗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他们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不少优秀学生,而准九中就是准旗初中教育非常有代表性的学校,校长李怀忠已在准九中任教多年,而学校也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以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表达、学会合作的课改理念。
在重点抓教学的同时,准九中丰富特色类课程,致力于让孩子们全面发展。自2008年起,准九中科技获奖作品数不胜数,2013年,第二次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并且在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被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命名为“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目前有2件作品已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有13项作品获准国家专利号。2015年7月,准九中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二等奖,2016年继续代表内蒙古出队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再次获得二等奖,位列全国第七名。2018年7月,参加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获三等奖。2019年5月,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准九中派出的两支队伍包揽自治区冠、亚军。
“我们的孩子后劲十足”,李怀忠校长说:“之所以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一方面是更全面地开发孩子潜力,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们不要在学习中出现‘疲惫效应’,对学习一直保持兴趣,只有保有探究、怀疑的态度才会走得更远。”
据了解,近几年,通过上一级高中学校考入北大、清华的我市优秀学生中,从准九中毕业的学生就占到20几名,每当这些学生重返母校看望恩师时,李校长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此,我想引用李校长今年教师节时写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回看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盘点一下几年十几年甚至已经走过几十年的教育生涯路,问问自己,如何看待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否认可自己?我的学生从我这里经过,是否带走了他们应该带走的,我是否给予了他们应该给予的。我是否配得上学生一生都会发自肺腑、充满敬意地喊自己一声“老师”的那个称谓。
建树良好校风 培养优秀人才
世纪中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学校硬件设施堪称一流,从教学到教学辅助基础设施完备,校园环境优美。“我希望在准格尔最好的学校里培养出最好的学生。”郝媚晓校长说。
来世纪中学上学的高一新生一进校园都要学习《在校生一天细则》,学生在校园内的每项活动包括上课、就餐等都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规范的行为变成了日常习惯,才有可能内化为素质。”郝校长这样解释。“一个学校的‘校风’不是写墙上或写纸上就能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时间的积淀创造出特有的文化才能渐渐成形,我希望能代表世纪中学的‘校风’在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中最终筑成。我更希望到那时,市民们会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说:‘这才是世纪中学的老师和学生!’”
世纪中学起点高,虽然建校只有十几年,但成绩斐然,很快已发展成为全市高中学校的佼佼者。从2008年至2018年高考本科达线率分别为40.3%、80.1%、83.05%、84.8%、86.6%、87.6%、88.9%、89%、89.8%、89.9%,一年一个新台阶。2019年高考,一本达线率为51.7%,超过600分的人数达到31人。一些知名重点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榜上有名。如今的世纪中学已逐步向自治区一流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今年高考中,我校的一个孩子成绩优异,按他的分数已达到北大医学部的分数线,但孩子志向要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并没有过多干涉,而是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这也是我一再和老师们强调的事情。”郝校长意味深长地说。“一味追求升学率并不是我辈的最终目的,我更希望学生能有自己的志向、爱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看得出来,对于取得的成绩,郝校长并没有过多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冷静地分析着自己学校的优势及劣势:“虽然在准旗范围我们有一定优势,但在全市来看并不占先,要想迎头赶上,未来路很长,要做的事太多,我们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师不高弟子拙’,我们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全方位多元发展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发掘多元基因 回归教育本真
准旗一中位置比较特殊,位于沙圪堵镇,旗府搬迁它没走,因此也造成了目前存在的生源问题:中考分数高的学生去了市里高中,剩下的孩子会首选旗府所在地的高中,因为孩子们心底里觉得,准一中就是一所“乡下”学校。用某位老师的话说:“来准一中上高中的都是‘三四流’的学生,成绩差、淘气,家长都想放弃了,来这里不过是因为孩子年龄还小,找个地方‘搁且’(凑合)两年。”
因为生源问题,赵春益校长也曾苦恼过,但苦恼有何用?只有正视现状,才能找出办法。赵校长是土生土长的沙圪堵人,准一中是他的母校,大学毕业又回到母校教书,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没挪窝儿。他对学校有感情,准一中建于1956年,60多年历史,积淀了厚实精深的文化底蕴,校园里一棵与校同龄的李子树依然枝繁叶茂……在赵校长看来,校园中一草一木,甚至每个角落都记录着他的经历,过去是学生,后来是老师,现在是校长。
曾经的准一中曾辉煌过,但如今呢?
赵春益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们要创造准一中新的辉煌。”
接下来就是赵春益和他的教师团队不断摸索、尝试、创新、改革,与学生与家长心与心的交流。“什么是教育?怎么教育?我开始去追问这些本真的问题。”赵春益说得语重心长。“我慢慢发现,学校的教育其实是和家长、社会共同合作,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准一中新的办学宗旨确定了:将普通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为此,学校提出“教育多元化·人生化·社会化·优质化·特色化”的办学思想和“多元、特色、优质”的育人模式。学校还开设了特色班级,比如东南大学希望班、北大附中元培班、文昌班、艺术班(音乐班和美术班)、体育班、加授蒙语班、俄语教学重点班、俄语教学普高班、日语教学普高班、德语实验班等。
2018年,准一中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排名第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俄语班学生可以赴该校留学,极大拓宽了学生的升学范围。
今年高考结束,赵春益被一个个场景感动着:
场景一:填报大学志愿时,一家三代人打着“摩的”从乡下赶到学校,爷爷说他要带着小孙子来看看他哥哥能考上什么学校?妈妈说:“原本觉得儿子淘气不懂事、成绩差,已对他不抱希望了,没想到来了准一中后,学校让他上了特长班,现在竟然考上了一本大学!”
场景二: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一家人在校门口拉起了庆祝的条幅,放起灿烂的烟花、礼炮。
……
“你看到的几所学校、幼儿园只是准格尔旗82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很少的一部分,但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准格尔旗教育的风貌可见一斑。”到薛家湾采访第一天,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靳斐云带领调研组前去龙口小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工作,与靳斐云局长交谈已是第二天的事情。
“今年,我们已完成了校园长新一轮竞聘上岗,好多校园长在民主测评中都是全票通过。”靳局长说。2019年准格尔旗校园长竞聘中,原校园长77人,续聘71人,续聘率92.2%;调整校园长22人,调整率28.6%;新聘11人,新聘率13.4%。全旗现共有中小学(含特校)、幼儿园82所,调整和新聘校园长合计33人,调整新聘比例为40.2%,一批年富力强、群众公认的校园长脱颖而出,走上校园长岗位。“竞聘产生的校园长有想法、有能力,更有激情,他们会带领团队把书教好,把学校办好。”看得出靳局长对校园长们寄寓了厚望。
为了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制定出台了《2019年全旗中小学新生划片招生方案》,开发运行了“划片分配系统”“摇号系统”“学情分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9318名中小学、幼儿园新生通过网上信息采集、网上信息审核,顺利完成划片招生、阳光分班,有效化解了“择校热”和“大班额”。对义务教育阶段新生超过招生计划数的热点学校,教体局组织进行现场摇号分配,并对现场摇号活动进行了直播。这一举措公开、透明,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更有旗区同行闻讯前来取经。
早就知道准格尔教育界奉行“儒、雅、谦、慎、惠”的文化理念,这次,靳局长讲出了其中的内涵:“儒”,儒士、儒者,知“四书五经”、懂“六艺”。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将学习贯穿于自己整个教育生涯。“雅者,正也”,作为教师,要品行端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谦,敬也”,这是儒家君子必备的品质,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谦谦君子,谦逊待人。“慎”,即“慎独”,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惠”,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充满爱心、服务社会。
“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智力支持,这也是准格尔教育界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靳斐云局长说。(记者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