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城川镇:“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新闻网  19-12-04 10:53  【打印本页】  来源:额尔多斯日报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抢抓机遇,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充分发挥“红色名片”作用。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红色教育基地和城川红色拓展基地,探索“资源共享”模式,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文化产业优势,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逐步带动了经济消费,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农牧民创业增收。同时,不断开拓红色旅游发展新路子,把红色旅游产业链向农村牧区产业基地延伸,打造一批红色研学体验点、“三同”农牧户,辐射带动100多户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

  有效盘活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紧紧围绕红色革命遗址、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英雄人物等红色内涵,打造红色文化户、党员中心户、红色研学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户开展相关活动。依托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王震井、杨宝山地下交通线、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阳早、寒春工作地等红色景区景点,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发展红色研学产业,打造斯庆花红色研学户、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体验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树痴”老人宣讲站,打造独一无二的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文化旅游成为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产业。将巴彦希泊日天然大草原、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苏坝海子“十里长廊”等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推动传统观光向红色体验旅游优化转型,有效带动了全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格局。

  促进文旅融合大发展。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不断提升也为城川镇红色旅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城川镇已建成城川大酒店、1+6商务宾馆、金盛商务宾馆等酒店,同时整合闲置房屋资源,引进服务业投资运营团队,提升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红色旅游的接待能力。整合旅游资源,引进具有实力、资质的企业,丰富旅游产品,补齐旅游业态短板,进一步促进城川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创客、乡建人才回归乡村,为推动城川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模式。近年来,通过陆续举办那达慕大会、美食大赛、自行车越野赛、草原上的红色故事会、果蔬争霸赛、秧歌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让城川镇在全旗营造旅游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红色城川”旅游形象逐渐彰显。

  打造“互联网+旅游”模式。加强宣传推介,将中央、自治区、市等新闻媒体请进来,将“红色城川”品牌宣传出去,配合市、旗旅游主管部门走出去,大力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吸引游客走进来,打响“红色城川”品牌。注册“古韵城川”官方微博,注册“城川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制作鄂前旗城川镇全域旅游手绘地图,为远程旅游者提供最新、最全的旅游信息和旅游攻略服务。借助鄂前旗大数据平台,对旅游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时发布最新旅游动态,通过网络、新媒体、APP等多种渠道全面推进城川镇旅游升级,大大提升城川镇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纪艳美)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