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如期而至,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个人所得税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社保费降率……一系列政策在内蒙古及时平稳落地,全区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纷纷收到政策红包。
2019年,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企业受益几何?
“税收负担的减轻增强了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持续为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伊利集团税务总监陈勇感触颇深。
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我区乳制品行业生产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随着今年国家和自治区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深化增值税改革的落地实施,对我区乳制品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伊利集团税务经理田宇钟谈到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时欣喜地说:“从今年4月1日起,我们销售的一部分产品税率从16%降到13%,还有一部分产品税率从10%降到了9%。在产品销售规模与结构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销项税额下降幅度大于进项税额下降幅度,带动了增值税税负降低。”据统计,今年4至11月,伊利集团增值税减税25338万元,如果换算相应少交的附加税费,还有3039万元的减税效果,税负降低了,资金盘活了,企业发展更快了。
业内人士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税制改革和减税政策的基本取向。2019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惠及了以工业企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应。
目前,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正在包钢集团逐步显现。在包钢国贸公司冷轧销售部部长刘鹏介看来,与沿海钢厂相比,地处内陆的包钢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但是因为产品本身的优越性能和过硬品质,“包钢制造”越叫越响,这里面研发创新的作用功不可没。包钢财务处陈鹏科长介绍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仅今年1至11月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就达到1.6亿元。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促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如今,减税降费助力包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相继在重轨钢、风电用钢和汽车大梁钢的抗疲劳性、低温冲击韧性和改善夹杂物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同时,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叠加效应也开始显现,截至今年11月底,包钢集团累计减少土地使用税7510万元,减少社保费6559万元。
得益于优化调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截至今年10月底,我区重点税源企业研发费用支出达10.09亿元,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
此轮减税降费,更是大大惠及了全区众多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受惠面达到100%。烧麦是呼和浩特市的传统特色小吃,深受市民喜爱,所以在玉泉区这座老城区,烧麦馆随处可见。据了解,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让玉泉区大部分烧麦店铺都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12月23日,冬至后的呼和浩特清晨气温徘徊在零下10度左右。在位于玉泉区烧卖美食街的老绥元烧麦店,食客络绎不绝,享用着热气腾腾的烧麦。李大爷住在烧麦馆附近,几乎每天早晨都来吃一两烧麦。他说:“不管有多早,都有吃烧麦的顾客,特别是晚上客人更多,店里几乎没有空余座位,有时顾客需要排队等吃饭。”
按照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规定,该餐饮店享受了增值税和地方税的全免。减免税省下来的钱可以做什么?“可以选择更好的食材,为顾客制作更加味美的烧麦,提供更满意的服务,今年的客流量比去年多了近一倍。不仅如此,减税降费让我们有信心继续经营并扩大生意规模,5月份又开了一家店。”该餐饮店会计周志英说。
据统计,前三季度,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惠及我区全部21个行业大类,累计新增减税22.56亿元。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税收减免的普惠性强,减免力度大,导向精准,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添了企业活力。”
此外,因提高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和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叠加,全区新增196.8万人不需要再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54.5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377.6元。由此,有效促进了社会消费增长,前三季度,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
近一年,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自治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消费不断增长,经济发展预期向好。经测算,2019年预计我区减轻纳税人负担约411亿元。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税务、财政、人社等部门通力合作,坚决贯彻政策措施不走样、不打折、不变通,确保减税降费“正中靶心”。比如,自治区税务局研发推行的“内蒙古i税服务平台”通过手机,连通了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缴费人,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自治区各级财政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筹措资金弥补减税降费支出缺口,带头过紧日子,全力支持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自治区人社部门在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便民服务上,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019年,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路上,自治区各方各界的共同努力,换来了企业的轻装上阵和群众的消费实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阿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