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5个月 呼和浩特市首例贩卖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案告破
内蒙古新闻网  20-04-16 09:49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15日记者了解到,经过15个月的艰苦侦查,玉泉区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卖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公安部目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缴获新精神活性物质胶囊两万余粒,总净重9000余克。收缴现金毒资、涉案资金400余万元。

  “戒毒胶囊”频繁现身

  犯罪团伙浮出

  2018年3月的一个深夜,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接到一名女子举报,称其丈夫在家中吸毒,禁毒大队的民警迅速出警,并将被举报的吸毒前科人员乔某抓获,乔某称他已经很久不吸食毒品了,而是服用一种“戒毒胶囊”,他还提到这种胶囊在服用后效果和吸食海洛因差不多,只是价格贵一些。随即民警在其身上发现了一粒“戒毒胶囊”并送检实验室进行定性,得到的结论是该胶囊含有新精神活性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各级禁毒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禁毒民警日以继夜的侦查,很快一个以李某为首的盘踞在呼市的贩卖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团伙浮出水面。

  30余名警力

  五省八地开展侦查

  6月21日,一向深居简出的李某突然驾车驶向包头,侦查员果断把握时机,以公路查缉的方式在李某回呼的必经卡口设伏。当日23时,李某驾车返呼时被卡点设伏民警抓获,当场在其驾驶的车辆内查获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胶囊39粒。

  李某落网后,拒不交代贩卖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胶囊的犯罪事实,对其上下家更是只字不提,始终以零口供的姿态应对侦查人员的讯问。但侦查人员还是很快在李某的手机微信转账中发现了大量的不明资金往来。至此案情也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鉴于案情特别重大复杂,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迅速启动了“大要案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厅禁毒总队、呼和浩特市禁毒支队和玉泉区公安分局三级主要领导为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案指挥部,抽调精干警力30余人,奔赴江苏、云南、广东等五省八地开展工作。同年8月,该案被公安部确立为部目标案件后公安部禁毒局领导先后两次听取了案件汇报,并为专案组确立了“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捣窝点”的目标。

  涉案6000余人

  网络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使专案组成员倍受鼓舞。通过此后对落网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信息研判警方发现,该网络涉及全国110个地级县市,涉案人员近6000余人。侦查人员先后查询快递单号10万余个,查询银行卡300余张,资金往来40万余笔,调取网络支付、电商交易等证据近千份。最终,对郭某红犯罪团伙的毒品流向、毒资脉络、网络构架进行了精准锁定。

  18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正当一张准备抓捕郭某红等人的大网悄然张开之时,该团伙却突然收手。团伙成员手机关机微信停用,使得案件进入僵持阶段。

  经过5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等到案件的转机。

  2019年3月2日,郭某红与其马仔赵某某驾车前往云南昆明购买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并于3日后返回江苏自己的家中。专案组果断抓住这一时机,兵分多路出击,一举将郭某红贩毒团伙骨干成员悉数抓获。专案组成员又不辞劳苦,按照互不干扰、有利取证的原则,先后行程2万余公里,辗转云南、山西、广东等省市,对涉案的其他主要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

  2019年9月6日,涉案的最后一名嫌疑人黄某某在云南昆明落网,标志着李某特大贩卖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案成功告破。(记者 安娜)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