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巴林右旗,对该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采访,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所闻之事令人精神振奋。该旗坚持把牛羊品种改良与舍饲圈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同时持续加大草产业发展力度,在推动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过程中,实现了生态效益的同步改善,有效化解了传统养殖业与生态建设无法兼顾的矛盾,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坚定不移走好品种改良和舍饲圈养之路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要走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谋求经济、生态效益双赢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2016年,右旗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肉牛羊品种改良和舍饲育肥结合的养殖模式。经过考察调研,最终确定肉羊养殖方面以澳洲白绵羊和杜泊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湖羊等多繁母羊为母本进行经济杂交,肉牛方面以西门塔尔等优质品种逐步替代本地落后品种,推进肉牛羊品种改良和舍饲圈养。养殖方式上大力推广肉羊“23456”,即杂交改良后实现2年3胎、4季出栏、50只基础母羊为一组、每只母羊年纯收入600元;肉牛“1015”,即1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为一组、一年一犊、每头牛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标准化养殖模式。
常凤江是右旗巴彦琥硕镇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2017年初,他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把大尾羊全部淘汰,并花9万余元购进100多只小尾寒羊基础母羊舍饲圈养,以澳洲白绵羊和杜泊羊为父本进行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受胎率达62.5%。常凤江以每只700元的价格卖掉了100只,收入7万元。随着改良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前受胎率可达80%以上,每只基础母羊每年可实现纯利润850元以上。相比本地大尾羊,舍饲圈养利润翻了一番,收入十分可观。
舍饲后按专业配比投放饲料,粗饲料以苜蓿草、羊草、全株青贮玉米为主,精饲料添加玉米、豆粕、葵花饼、麸皮等,营养更全面,品质高,味道好,价格适宜。5个月左右出栏的杂交羔羊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
肉羊改良被大范围推广,当地农牧民舍饲养殖积极性十分高涨。目前,全旗已建肉羊规模化示范场50个,培育典型示范户300户。今年还将培育发展肉羊示范嘎查村15个、示范户150户,肉牛示范嘎查村10个、示范户100户。肉羊养殖示范户向精养细养、舍饲圈养、品种改良、两年三产、早期断乳、直线出栏的标准以及舍饲型、多胎型、适应型的品种方向调整,肉牛养殖示范户向舍饲圈养、提质增效、品种优化、一年一犊的标准方向调整。通过对肉羊肉牛示范村、示范户建设的扶持,引领全旗畜牧业持续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017年以来全旗年均改良肉羊达15万只以上,2019年达30万只以上,改良率达30%以上,带动贫困户2300多户。
为解决舍饲圈养饲草不足的问题,右旗大力发展草产业,解决草畜矛盾。通过“粮改饲”工程,全旗年种植青贮玉米达30万亩,有高密度锦鸡儿灌木100多万亩,经过加工揉碎可成为优质饲料,经测算能饲养500万只羊单位,可使现在的养殖规模翻一番。同时,随着农牧民储草积分奖励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相继实施,农牧民储草养殖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让品牌讲故事,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健康的农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右旗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水文情况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巴林牛肉、巴林羊肉、巴林大米、巴林香瓜、巴林杂粮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农牧产品应运而生。
“巴林羊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营养丰富,肉质细嫩。为创出地方特色品牌,右旗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即毛重100斤以上、生长期不超过6个月的澳洲白绵羊和杜泊羊杂交羊可以使用“巴林羊肉”地理标志。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内蒙古宏发巴林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2亿元建设年屠宰加工100万只肉羊自动生产线2条、10000吨冷藏库1座。公司以巴林肉羊为依托,与海底捞、西贝等大型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羊肉产品供不应求,其生产的高档羊肉“法排”在高端羊肉市场非常受欢迎。
右旗委、政府按照市委提出的“三增三优”农牧业发展政策导向,确定农牧业增草增羊增牛的发展方向,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为培育地方优势特色品牌,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右旗坚持以科技促发展的原则,着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实现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同时,建立完善农牧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高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巴林”地标品牌影响力正在进一步增强。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10个,全旗3家企业获得“赤峰小米”公用品牌使用权。草原穗牌有机杂粮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巴林红甜玉米粒罐头在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优秀商务奖。巴林右旗农牧民丰收节、大板甜瓜节、宝日勿苏镇向日葵节等一批农产品展示节的推出,让特色农产品名气提升,品牌更亮、效益更好。
品牌打造好了,如何让巴林产品摆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右旗也有自己的法子: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模式,结合不同媒体和市场进行传播,凸显产品价值,实现农牧业产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此外,借助北京市密云区与右旗的对口协作关系,打通对外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展销会等形式,发挥绿色优势,统筹各方力量,集中力量打造最响亮品牌。
努力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融合共生
右旗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全旗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00万只羊单位,实际草原载畜量近300万只羊单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右旗用“一堵一疏”的方式,巧用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农牧民不断增收的双赢目标。“堵”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实施禁牧休牧政策,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疏”就是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将原来适于放牧的大尾羊逐步调整为适于舍饲的澳洲白绵羊和杜泊羊杂交羊。
草原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农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味做减法,面对有限的耕地,来不得半点马虎。
查干沐沦苏木是该旗典型的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苏木,以前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严重,目前已累计种植40万亩抗沙锦鸡儿。在旗委、政府的政策引领下,苏木加大全株玉米种植力度,合理开发锦鸡儿资源,着力解决牲畜饲草料不足问题。目前,苏木种植全株玉米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近50%。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把境内40万亩锦鸡儿的挖掘利用作为发展草产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在沙巴尔台嘎查、塔布花嘎查、岗根村、宝楞嘎查分别成立锦鸡儿加工基地,4个嘎查村都注册成立了农机、草业服务等公司或合作社,由村委会把机械设备和加工场地承包给农机服务公司,农机服务公司向村集体适当缴纳承包费,为集体创收,由农牧民自行收割锦鸡儿后到农机公司加工,支付加工费,再由公司收割,加工、包装后卖给附近养殖户或销售到外地增加收入。加大改良草场、封育恢复工作力度,苏木共落实改良草场项目2万亩,对打草场进行保护,对沙化退化草场进行封育恢复,推进了草产业的长足发展,为草原生态的休养生息提供了充足时间和空间。
右旗积极把握国家“粮改饲”政策机遇,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着力增加饲用作物的种植面积,走“为养而种、为牧而耕”的农牧业产业发展道路。草牧业的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把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生态农牧业、循环农牧业、有机农牧业,促进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据了解,预计到2023年,巴林右旗规划肉羊总规模提高到500万只,基础母羊达到200万只,年平均产羔300万只,肉羊年出栏300万只;肉牛总规模达到30万头,能繁母牛15万头,年产犊13万头,年出栏肉牛11万头。届时,一个肉牛、肉羊产业大旗将在广袤的赤峰大地上熠熠生辉。(记者 于红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