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继承发扬民族团结传统,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全旗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共荣,演绎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华美乐章。
优先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教学育人水平
多年来,阿旗坚持“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不动摇”的理念,有效提升民族教育办学水平。该旗现有民族学校23所,蒙古语授课教师1747名,学生10380名,学生总数占全旗学生总数的31.48%。2015年,该旗荣获自治区校园足球先进旗县;2016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2017年,该旗代表队参加市第九届民族素质教育成果展,在16项团体评比中获得8个冠军。
阿旗在已实施的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民族学校所占比例在50%以上,并对全旗蒙古语授课幼儿实行免费教育,开设汉语文课程,广泛开展以维护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部分蒙古族学校成为自治区“潮尔”艺术传承基地、“阿拉坦其其格蒙古长调”培训基地、“阿尔盖那达慕”传承基地等,民族文化在学校不断传承发展。
扶持民族工艺产业,保护特色传统技艺
阿旗大力保护扶持民族手工艺品发展壮大,使其形成民族文化产业。目前,全旗现有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企业172家;有蒙古族刺绣艺人1147人,银器制作艺人47人,民族服饰制作艺人663人;有传统服装服饰相关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6人,旗级传承人46人。
为加大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力度,阿旗多措并举,加快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融合党建助推产业发展,吸纳25个与产业相关的单位组建民族手工艺品产业联合党委,构建集产、销、学、研于一体的完整民族产业发展链条,有效推动各领域党建工作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举办“乳香飘”奶食品文化节等活动,在蒙古汗廷文化园内设立民族服饰展品区,举办传统手工裁剪刺绣技能培训班等18期,
组织企业赴北京市、深圳市、呼和浩特市等地参加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展览交流活动,有效促进民族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拓宽牧民就业增收渠道。
红色轻骑誉满中外,传承非遗推陈出新
阿旗乌兰牧骑自从建立以来,共演出5800余场,其中赴美国、蒙古国等国家地区演出120余场,赴各大城市演出400余场,多次获得文化部、国家民委表彰奖励,被自治区评为优秀表演团体,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贡献。近年来,该旗乌兰牧骑贴近人民生活和草原特色,抓好“中国梦”主题创作,累计创作节目56个,形成了高端文化《蒙古族汗廷音乐》、绿色文化《阿鲁科尔沁之韵》、红色文化《神圣草原上的太阳使者》三大文化品牌,备受赞誉。
阿旗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先后认定《蒙古族汗廷音乐》《勒勒车制作技艺》《阿日奔苏木婚礼》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自治区级13个、市级29个、旗级214个;认定非遗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传承人23人、市级传承人62人、旗级传承人410人。目前,设立非遗展示场所8个,提供展演、展示等平台,普及非遗知识,培养传承人。
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阿旗注重推陈出新,研制开发出一批既保持传统技艺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让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 李震宇 特约通讯员 张祥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