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巡边途中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羊幼崽
内蒙古新闻网  20-07-15 16:0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民警为受伤黄羊喂食

受伤的黄羊幼崽

受伤黄羊在护边员宝日夫家中

  “宝日夫大叔,黄羊的伤好转了吗?”7月14日,内蒙古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甘其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来到护边员宝日夫家,探望之前被救助的小黄羊,“已经可以走路了,多亏你们照顾!”

  7月9日,甘其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与护边员宝日夫在开展日常巡边工作途中,发现一只受伤的黄羊幼崽伏在地上瑟瑟发抖。经检查,这只小黄羊年龄约为4个月,左后肢疑似扭伤,无法正常行走,身体也极为虚弱。民警立即将小黄羊带到护边员宝日夫家中包扎救治。宝日夫夫妇还为小黄羊做了一个项圈挂在脖子上,希望它尽快痊愈,茁壮成长。

  在民警和护边员的悉心照料下,小黄羊的伤势日渐好转。民警已经与当地林业部门取得了联系,待其伤势痊愈后将第一时间移交相关部门放归自然。

  “保护和救助野生动物是我们边境派出所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在做好边境管控工作的同时,与护边员、辖区牧民共同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发现上报、联动救助、移送放生’的警民联动救助体系,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使受伤的保护动物得到有效救治。”甘其毛都边境派出所所长黄健介绍道。

  黄羊学名普氏原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大多栖息在荒漠草原地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多次重要指示,全国各地生态环境显著好转。为紧跟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不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救助野生动物力度,累计救助各类野生动物80余头(只),与林业部门开展联合清查、踏查等执法工作30余次,辖区牧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大幅提高,非法捕猎现象逐年减少,边境地区自然环境逐步好转,像早已绝迹的野狼、黄羊、金雕、天鹅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频繁现身边境辖区,野兔、狐狸、黄鼠狼等因非法捕猎曾险些“灭绝”的野生动物也逐渐恢复数量。(包海、莫日根)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