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伦巴干
我们与础伦巴干不曾谋面,是在看了内蒙古电视台的《爱在内蒙古》栏目,才对这位儿童文学作家有所了解。础伦巴干出生在1947年5月的乌兰浩特,他的一生充满神奇色彩。
础伦巴干出生的村子,村前一湾湖水,村后两眼甘泉,他的童年就是在这如诗如画的村子中度过,给他留下美妙神奇的记忆和梦想。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很容易接近文学,他上初中时就开始读长篇小说,内蒙古作家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和乌兰巴干的《草原烽火》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他最早的文学启蒙。
1968年础伦巴干从乌兰浩特第二中学高中毕业,回到家乡葛根庙镇务农,艰苦的劳作,从未让他从文学韵味中疏离出来,反倒是这种境遇,更加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的向往。他如饥似渴地寻找并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即使放羊,仍然手不释卷。
因为家庭原因,当时的础伦巴干找个对象都很难。这时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有位名叫李秀兰的姑娘爱上了他。可是姑娘的父母和亲朋好友都劝说她别找础伦巴干。正在姑娘动摇之际,文学发挥了神奇的力量,础伦巴干所写的一封封情书,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深深打动了李秀兰的心,坚定了李秀兰嫁给础伦巴干的决心。1971年,姑娘毅然与础伦巴干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用础伦巴干的话来说:“她很勇敢地嫁给我了。”婚后的生活很安定,随后女儿出生了。1974年,他们一家三口迁到李秀兰的家乡——大石寨镇呼和哈达村,础伦巴干在村小学里当上了民办教师。
一切都准备好了,础伦巴干有了妻女和工作,生活稳定下来,只等着实现童年的梦想。那一天终于神奇般地来了!有一天,他读到了纳赛音朝克图的一首蒙古文长诗,当目光和诗行碰撞的刹那间,真的产生了电光石火,光华灿烂直击心房,全身颤抖,手在寻找着笔,他要写!要写神奇的诗篇。灵感驱动着笔端,诗行跃然纸上。蒙古文诗《洮儿河》就这样诞生了!1979年第二期蒙古文月刊《花的原野》发表了这首诗,他的处女作出手不凡,首次发表便登在省一级文学刊物上!不过,这仅仅是开始,他要把童年给他的最美好馈赠,送给孩子们,他要写儿童文学!
1980年5月的一天,础伦巴干在镇中心小学教室中看到了一份《中国少年报》,他沉浸在一篇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之中。他想到自己村办小学的孩子们只能整日在泥土坯砌起的桌椅上读课本,很难读到报上这样的优秀的课外读物。下个月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于是他决定写一篇给孩子们看的作品作为礼物。
回到家,构思好,拿起笔就要写时,却发现没有正规的稿纸。当时报刊要求来稿必须用有方格的正规稿纸,为的是可以整页计算字数。于是,他走出八里远找到农村供销社,买了同样有格的作文本。家里没有书桌,他只能以木箱为桌,坐在小木凳上写。那些日子的深夜,整个村子只有他的油灯在亮着,那夜景也够神奇的!这样,他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小小说《在飞奔的马背上》,发表在1980年12月的《中国少年报》上,当他和他的学生们读到印成铅字的作品时,喜悦之情也蕴含着神奇的感动。
第二年5月,《中国少年报》给他发来电报,请他去承德参加儿童文学座谈会,这又是他文学之路的一次神奇转机。那一年,他刚从民办教师转成正式教师,工资只能养家糊口,没有多余的钱,他只好借上路费奔往承德。先坐长途汽车到白城换乘火车,再上街花了12块钱买了一条草绿色的条绒裤子,穿上后才找到了出门在外的感觉。第二次换火车是在辽宁锦州,正赶上他的钢笔帽碎了,他就找了一家修笔的铺子,却没有配上相同颜色的笔帽。不过,他觉得能用就行,心里仍然感到很愉快,他深信不远处还有神奇之事在等着他。
路上下了雨,衣服和鞋湿透了,衣服干了之后,他发现黑色的鞋面变成了绿色,原来这鞋是他妻子李秀兰亲手做的,当时家里只有绿色条绒布,做成鞋面后再染成黑色。不料一场雨却让鞋显露出本来的面目。开会时,他总是设法将脚藏在椅子下,生怕人们笑话他。鞋的颜色和钢笔帽一样与主体不配套,他就用这一身行头走上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舞台。在座谈会上,他有幸结识了一些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从他们的教导中提升了对文学的理解,更坚定了走儿童文学之路的决心。他是会上唯一的少数民族,又来自偏远的山村,人们格外关照他。在发稿纸时,编辑把剩下的所有稿纸都给了他,同屋的作家郑渊洁、白冰也把分到的稿纸送到他手中。会议结束,他背着一大包稿纸返程,他深知,他背的不是稿纸,而是文学的重任。那一刻,他进一步理解了作家使命的内涵。
这次会议给础伦巴干注入了神奇的力量,他回到家乡,更加勤奋地写作,一篇篇作品出现在《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东方少年》和《当代少年》《新少年》上。
神奇的力量鼓舞他坚持写作四十多年,一本本写给儿童的书陆续出版,那是《啊,妈妈》《再见了姑姑》《小河在此拐了个弯》《金子》《瞧这一窝子》《三个小伙伴和一个大伙伴》,很多作品获得内蒙古“索伦嘎”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93年,础伦巴干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不久担任了兴安盟作家协会主席。
2007年,础伦巴干退休了,但仍然坚持为儿童写作,他的文学格局越来越高远,他要以他的作品引导孩子们思考人生。
2013年,础伦巴干患了癌症,但他并没有恐惧死亡,只是担心今后不能再为孩子们写作,这时神奇力量又出现了,帮助他战胜病魔恢复了健康。他常说:“我是一个幸运儿。”是的,他的幸运在于每一个人生的节点上都有神奇的力量帮助他,那是天道酬勤!(文/李悦王新民)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