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要闻 > 城事 正文   
账户密码泄露存款不翼而飞
内蒙古新闻网  16-09-08 09:57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办理大额信用卡后,自己借记卡中的20万元便无端被人取走,认为银行存款安全制度有缺陷的张女士将银行告上法庭。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作出一审判决,酌定自担责7成,银行担责3成,赔偿张女士6万元。

  张女士是生意人,她一直想办一张大额信用卡。去年,她突然频频收到一个私人号码发送的短信,对方称自己是银联的客户经理,可以为她开通50万元额度的信用卡,收两个点的手续费,前提是先要办理一张某商业银行的借记卡。张女士根据这名客户经理的指示,到该银行上海金桥支行办了一张借记卡,申领了交易令牌,安全验证方式为手机动态密码验证,开通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在内的电子银行套餐和对外转账功能。

  开户后,客户经理告诉张女士,因为要帮她“刷信誉”,需要知道她的账户密码等信息,张女士于是相继将借记卡号、网银登录密码、令牌动态密码、手机动态密码、交易密码全部告诉了他。过了几天,客户经理给张女士打来电话,称只需她在刚刚办理的借记卡中存入25万,就可以开通信用卡了。张女士分6笔往这张借记卡里存了25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涉案相关支付授权签约流程显示,网上银行开通资金归集被扣款签约必须知道网上银行登录密码、令牌动态密码、交易密码、手机动态密码才能完成。原告的泄密行为直接导致案外人通过登录原告网银完成了资金归集被扣款的签约,最终导致账户资金被划走。原告未妥善保管账户信息及密码,对账户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重大疏忽,应承担相应合同违约责任。鉴于原告该过错系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故原告对系争损失承担主要责任,即7成责任。被告应对本案系争损失承担次要责任,即3成责任。(王治国 朱君仪)

[责任编辑 吴钰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神泉生态旅游景区:绿意盎然 舒心惬意
大型马术实景剧讲述草原故事
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宣传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产业富农盛开花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公布2016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标准
• 包头“地铁大脑”建在哪儿 小编带你去瞧瞧
• 李纪恒: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李纪恒亲切接见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人员
• 我区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 近250万人享受
• 李纪恒布小林会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 李纪恒:保持重大决策部署连续性稳定性创新性 努力开创内蒙古各项工作新局面
专题推荐
【专题】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内蒙古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 【专题】治国理政进行时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