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九原区农牧民增收路子多
 

  随着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包头市九原区农牧民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工资性收入、农牧业收入、服务业收入……农民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致富的办法越来越多。2011年上半年,九原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0072万元,同比增长21%,增幅位列包头市前列。

  就业转移农牧民挣上工资。哈业胡同镇前进村李瑞峰通过就业招聘会,成为神华煤化工叉车司机,月工资2400元,还有全勤奖、加班费、年终奖等收入,他说:“就业服务让我一个农家子弟成为月月有工资挣的工人。”近年来,九原区狠抓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输出劳动力5271人,农牧民平均来自工资性收入为1689元,同比增长8%。

  新型农牧业发展助农民致富。鲜食玉米订单农业,让九原区萨如拉街道办事处的农民们尝到了甜头。年初,第二居委会的周祥和村企包头市万兴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现在他的30多亩玉米丰收在即,他高兴地说:“订单农业挺好,对我们来说省事、有保障,玉米不再当饲料卖,变成论个卖,一亩地不算玉米秆,光玉米棒就可多收入500多元,30亩多收入1.5万元。”近年来,九原区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投资20.8亿元,组织实施5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15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农牧业设施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农牧民来自农业的收入为1426元,同比增长5.9%;来自牧业的收入为1680元,同比增长20%。

  一产转三产农牧民增收入。一大早,三道沙河钢材市场就一片忙碌景象,装卸钢材的车辆进进出出,三道沙河村村民李新文的三辆大车也在其中。市场建立第二年他就买了车跑运输,现在一年纯收入可达40万元。有了资金上的储备,再加上对钢材市场的了解,李新文打算尝试做做钢材生意,他说:“政府帮我们村引进市场,使我们挣钱的路子多了,致富的脑筋活了。”近年来,九原区把第三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进一步巩固提升煤炭、石油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汽贸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企业、钢材市场、农贸市场及餐饮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农牧民增收,上半年,九原区农牧民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是1716元,增加165元,同比增长39%。(记者 祝福 通讯员 杨彩云)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