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28日,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鄂托克前旗北极神绒牧业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白绒山羊增绒技术——天然草场改良及可持续利用示范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与示范效果进行了评估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成果属自主创新,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该项目通过天然草地中补播豆科优良牧草,根据测草配方技术将舍饲和限时放牧结合,满足白绒山羊生长生产的营养需要等,实现冷暖两季长绒,绒纤维显著变长,细度不变,年产绒量提高71%。白绒山羊增绒技术使暖季放牧时间由传统的15小时缩短到7小时,减轻了生态压力,促进了草地植物的自然恢复,在合理利用草原的前提下保护了草原,并增加了示范户的经济收入。增绒放牧区与自由放牧区相比植被平均高度增加5厘米左右,盖度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密度有所增加,地上生物量增加20%-40%,人年均增收4430元。
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单位在绒山羊增绒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走出了一条既保护草原生态,又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路子,该项目是天然草场改良与可持续利用的草畜综合系统创新模式,对促进牧区生态草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杨金山蔺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