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鲁科尔沁旗六大民生工程让百姓生活踏实
内蒙古新闻网  11-09-22 11:46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阿旗南桥附近的一处保障性住房施工现场,建筑工地上钢筋林立、机器轰鸣,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共有244套、13200平方米,将于11月末交付使用,届时将有200多户低收入家庭搬进新房。近年来,阿旗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实施“六大工程”,不断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六大工程”惠及民众

  阿旗委、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经济与实现人民幸福相结合、把调整结构与稳定增收相结合、把普惠民生与促进和谐相结合,充分考虑到群众基本生计、基本福利和基本需求,解决吃饭、上学、看病、出行、居住和平安六项基本民生问题。扶贫和社保工作成效明显,全旗3.7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社保和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近5年新增各类社保参保人员4万人、城乡低保对象2万人;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该旗投入资金3亿元,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改善教学条件,获得了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县”、“教育工作优秀旗县”和“学校管理先进旗县”称号;卫生事业得到加强,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呈大幅提升态势;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投入资金10亿元,新建公路2000多公里,苏木乡镇通油路(水泥路)率和嘎查村通公路率达到100%,物流和运输业得到长足进步,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突出“田园风光、蒙元文化”特色,按照大规模、组团式开发思路,不断加大新旧城区建设力度,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有效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严格落实维稳责任制,创新推广了契约化管理模式、三级信访代理制度,在全自治区率先完成交办信访案件化解任务,全旗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基本建立,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明显减少,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增

  “四大产业”促民增收

  在着力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同时,阿旗委、政府下大力气推动四项增收产业,即65万亩优质牧草基地、50万亩高效节水膜下滴灌工程、50万亩设施农业、50万头肉牛规模化育肥。阿旗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也阻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2008年以来,阿旗委、政府通过补贴牧民,采取“牧民+龙头企业”模式,探索发展节水人工草地建设,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高效节水人工草地建设实施方案》,对这项民生产业进行了系统安排。截至2011年,全旗高效节水人工草地面积达到15万亩,形成了大型喷灌机械制造项目支撑、骨干草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牧民广泛参与的草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抗避自然灾害、稳定畜牧业发展的现代草业发展之路。“十二五”时期,全旗高效节水人工草地将在3年内发展到50万亩,5年内达到65万亩的规模,当地畜牧业将摆脱靠天养畜局面。

  “4+1”模式督查促发展

  多年来,阿旗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增收作为民生工作的核心内容,每年都确定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实施一系列保民生、促增收的工作举措,为民生的持续改善夯实了基础。一个优先坚持的工作原则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前提。富民强旗、富民优先是阿旗委、政府多年坚持的主要工作原则之一。阿旗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力不足,但旗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2010年全旗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65%,“十二五”期末这一比重将达到70%;一套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是阿旗民生工作的保证,该旗建立了“4+1”督查模式,即成立由旗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和旗委副书记为组长的5个督查工作组,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施专项调度、专项推进、专项督查,确保了工作成效;一个规范合理的考核体系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几年来,阿旗对领导班子考核体系进行了不断完善,形成了民生工作投入逐年递增、民生项目考核权重逐年扩大、民生成绩突出的班子和干部重点考察的工作导向,确保了民生工作的优先开展、民生事业的优先发展、民生状况的持续改善。 (记者姜淑娟 通讯员郭峰)

[责任编辑 王彤 ]

收获
层林尽染秋色美
“秋防”第一天
游览大兴安岭
河套脱水青红椒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收获
甲壳虫如何变身保时捷
 
2011高考专题
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