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里面的学生大多是社区内5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老师利用远程网络、投影仪等高科技设备为这些学生讲授生活方式、饮食、心理等健康知识……在洋溢着轻松愉悦氛围的课堂中,怎样使饮食更加营养科学?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老年人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类似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9月27日下午,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办事处友谊巷社区居民——60岁的马淑珍,在谈到她在社区科普大学的学习感受时很是兴奋:“我退休后一直闲在家,现在政府让我们免费上社区大学,既学到了科普知识,又结识了新朋友,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马淑珍的一席话代表了呼和浩特市400名社区科普大学学生的心声。
呼和浩特社区科普大学是由呼和浩特市科协牵头主办的一所面向社区居民、利用社区现有场所,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通过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传播科学、健康与文明的学校。2010年9月29日,呼和浩特社区科普大学体校巷分校在新城区体校巷社区举行开学典礼,标志着呼和浩特市首家社区科普大学正式开学。随后,共有赛罕区展览馆分校、回民区友谊巷分校、玉泉区五塔北街分校等9所分校相继开学,拥有学员400余名。
据了解,根据社区学员老年化的特点,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针对性。“现在我们选用的教材涉及到8个方面,包括科学饮食与健康、家庭教育与成才、中老年心理与健康等内容。今后还将陆续邀请一些专家和老师,自己编写一些教材,包括低碳生活、法律知识等,力争做到社区居民渴望学到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呼和浩特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呼和浩特社区科普大学总校校长李建社对记者说。
据介绍,社区科普大学采用两年学年制,学员学习期满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结业证书。每名报名参加科普大学的学生都免费参加学习,而且还可以免费领取一套教材。不少社区科普大学的学员都表示,社区科普大学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也为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和凝聚的纽带。(记者 奥妮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