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塘镇尼史村牧民七林卓玛打草归来,和儿子在一起。(记者江 夏摄)
天似穹庐,覆盖着内蒙古锡林郭勒已经泛黄的草原。黄了绿,绿了黄,草原在季节交替中见证着牧民越来越红火的日子。优先保护草原生态,在增收减畜的草原改革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牧民赢收入,又赢生态。草原改革在深刻地改变着草原,改善着草原民生。
牧民生活变了样——
“这样的好日子,过去想都没敢想。”
在草原深处,记者听到牧民最多的话就是“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县)吉仁高勒苏木(乡)巴音高勒嘎查(村)曾是全旗牧区最贫穷的嘎查之一。草原改革在激发了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积极性的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草原生产力。如今,巴音高勒嘎查彻底变了。
45岁的敖特根巴特尔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全嘎查致富的“领头雁”。去年他家家庭纯收入达12万元,一家4口人,人均3万元。嘎查支书穆仁说:“嘎查里的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比全旗牧民9642元的人均收入高出一大截儿。”
同样,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牧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和平村村委会主任扎西尼玛告诉记者,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农业部畜牧业司行业发展与科技处处长张智山说,牧区的收入横向同农区比,还有差距,但自己和自己纵向比,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提高,牧民的生活比以前大有改善。去年,全国牧业半牧业县牧民平均收入达到了4494元。
以优先保护草原生态为基础的草原改革,使牧民生活出现新变化。
牧民定居对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来说,是最深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政策阳光雨露中,牧民逐渐地由游牧变定居放牧。定居下来后如何致富,是草原改革遇到的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改善牧区民生,草原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全国率先推行“草畜双承包”改革,落实土地草场“双权一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养畜积极性,牧民收入跻身全国前列。现在,牧区又在推动以优先保护草原生态为导向,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改革,牧民的收入获得了稳定增长。
牧民定居带来了新的就业,是令牧民惊喜的变化。
牧民集体在定居点生活,就产生了新的就业需求。为旅游业提供农家乐,从事草原牧区的服务业,年轻牧民放下牧鞭,到城市开出租车,到矿山搞服务,牧区由牧业一统天下拓展到各种行业百花齐放。
一些有条件的贫困牧区实现了异地整体搬迁,使牧民安居乐业。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宝力格嘎查是该市最贫困的嘎查之一,这几年严重的雪灾和旱灾影响了牧业生产,草场退化和沙化都很厉害,2008年宝力格嘎查牧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异地整体搬迁。记者在牧民赛音嘎日嘎的新家看到,房子漂亮整洁,自来水、暖气、电视、冰箱,一应俱全。
“这房子,总共花了11万元,都是政府建好,分配给我的,”赛音嘎日嘎说。“这样的好日子,过去想都没敢想,”他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
云南省草山站副站长王跃东说,实现草原的好生态不能让牧民饿肚子,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好生活。迪庆遍布着高山草甸、林间草甸,普达措景区是附近牧民世代放牧的天然牧场。2007年这里建设国家公园,为了保护生态,根据草场面积核定了载畜量,很多牧民减了畜。按照迪庆州的安排,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了旅游反哺社区发展实施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景区核心区藏族家庭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每年还能领到2000元的补助。洛吉乡尼汝村20岁的藏族姑娘斯那楚姆告诉记者,“养牛的收入少了,可其它的收入多了,生活比以前更好了”。
牧业旧观念被打破——
减牲畜同样能实现增收,牧业发展方式实现重要转变
牲畜是牧民的命根子,又是牧民财富的象征。减牲畜,意味着减少财富;多养畜,意味着增加财富。这是牧民几千年来不变的观念,更是牧业数千年来未变的传统。然而,这个旧观念在当今保护草场,实现草畜平衡的变革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优先保护草原生态为基础的草原改革,必须减少载畜量,实现草原生态和草原利用的可持续。
牧区政策给出了退畜还草的极大空间,国家、省(区)、地区(市)、县四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推行禁牧补贴。从今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挖掘牧业内部潜力,是实现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
怎样把牧业收入做到最大化,在增收的同时,又能养护草场?牧民在思考。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巴彦淖尔嘎查牧民朱宝忠想到了“接冬羔”。母羊在冬季分娩的羔子叫“冬羔”,牧民把养冬羔称做“接冬羔”。“接冬羔,能卖好价钱,冬羔比春羔价格一般要高出100元左右,”老朱说。锡林浩特市规定每年的6月15日到7月10日为牧民的“接冬羔”时间,每公斤活体最高政府奖励3.8元,卖得越早,奖励越高。越往后,奖励就越少,过了这个时间段后就不奖励了,因为这段时间正是牧草分蘖时间,此时把羊卖掉,不仅降低了饲养成本,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草场载畜压力,有利于草原生态修复。
过去,老朱家绵羊最高饲养量达到1200只,存栏600只,现在到6月底绵羊饲养量达到820多只,留了400只存栏。数量上看,减少了,但收入增加了一大块。去年,加上对“接冬羔”的奖励,老朱仅卖羊一项,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7月份冬羔卖完后,老朱可以出去打草,又有8万多元的收入。
挖掘牧业外部潜力,是实现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又一方面。
在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力格镇那仁宝力格嘎查,村民自发组织了诺明塔拉草业协会,这种新型合作社,采取联户经营方式整合草地资源。打草捆草后,按打草成本价分给牧户。“现在一捆草市场价7元到8元,分给联户每捆按3.5元计价。草业协会会长是村民选出来的特古斯毕力格嘎查长,他说:“草业协会统一管理草场,管护成本降低了,用牧草方便了,价格还便宜,大家都受益。”
诺明塔拉是不营利的草业协会,等贷款还清之后,所有收入都以草料实物来分红。特古斯毕力格说:“诺明塔拉打草需要的人工,都是本嘎查的联户,打草每天给150元。另外,10万亩草场需要1名管护员,年收入4000元。这些,都拓宽了联户收入的渠道。”
在转变牧业发展方式的大潮中,牧民不满足只赚取卖牲畜的第一道原料钱。于是,由牧民自发创立的育肥和肉品奶品加工合作组织在牧区也像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
记者调研发现,牧民要加快致富步伐,牧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不可或缺,龙头昂起,才能提高产业化程度,促进牧民持续增收。云南香格里拉·藏龙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10年来,直接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9000多万元,带动25000多名农牧民脱贫致富。
草原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草原改革改善着牧区民生,也推动着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广袤的草原上,载畜量,减了;牧民收入,增了;草原生态,好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有了……(记者 高云才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