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住的是空调房 吃的是商品粮”
 

  “请大家脚踏消毒垫,换成防疫服。”10月13日,记者按照要求换上防疫服,经过消毒后,随场内工作人员走进了和林县正大蛋鸡示范场。

  场区内绿树成荫,环境整洁。记者注意到,饲料运输车辆和鸡蛋运输车辆进出场区也都要经过车辆消毒通道进行全方位喷雾消毒,以确保防疫安全。

  走进蛋鸡示范场会议室,透过会议室的大玻璃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鸡舍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饲料、水等养殖必需品都通过专门的传送系统自动运送。

  “全场3栋鸡舍12万只鸡只需要一个技术人员,鸡舍温度均衡,湿度适宜,包括喂料、饮水、鸡蛋收集输送、温湿度控制、照明控制等养殖全过程,实行24小时自动化控制。在视频监控系统上,不仅能看到整个鸡场的养殖现状,还可以看到每一栋鸡舍里设备运行情况。”养殖场场长卢元鹏这样形容正大鸡群,“住的是空调房,睡的是钢丝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商品粮。”

  卢元鹏指着参观通道左侧的蛋品包装中心介绍说,通过这条鸡蛋线自动把每一栋鸡舍的鸡蛋按时输送到蛋库,大大降低了人工拣蛋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避免了由于人手接触鸡蛋造成的污染。蛋库里的鸡蛋通过蛋品包装通道,在输送过程中自动将不合格的破蛋、裂纹蛋等分离出来,并将每一枚蛋进行喷码后包装出库。

  “这个蛋鸡场每天产蛋9吨,产蛋率达99%,凭借着高品质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仅在呼市市场上每天销售约3吨。我们计划2013年蛋鸡要达到100万只,年产优质鸡蛋2万吨,占到呼和浩特市鸡蛋市场的50%。”卢元鹏对未来的发展颇有信心。(记者 贾永强)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丰收的喜悦
少先队千人鼓号大赛
河套灌区玉米喜获...
寒露到 雾来报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塞北秋收忙
最英俊国王大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