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进城再给小儿子买套房”
 

  记者来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老西窝铺村兴隆沟二组,看到48岁的于学正在晾晒谷子。听说是记者,他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年雨水好,我们的庄稼全丰收啦……”。

  老于家有4口人,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每月收入5000多元,小儿子正在江西读大三。“我家今年种了21亩绿豆、15亩谷子、8亩覆膜玉米,还有7亩荞麦及零散的几亩黍子。”老于掰着手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扣除种地花销等一切成本,今年能纯收入11万多元。”

  老于家住的地方多数是山坡地,极少有水浇地,3年连着雨水好,所以老于收入一直不错。“去年,在红山区新区给大儿子订了一套楼房,每平米3500多元,今年秋后还想给小儿子再买套房子。”一旁干活麻利的老于妻子林华说:“现在农村在城里给孩子买楼房的多了,我们屯90多户就有20多户在城里有楼房。”

  老于告诉记者,现在农民非常享福,种地不但没有税,而且年年有粮食补贴、种子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补贴,买家电有补贴,看病有新农合补贴。去年,于学就买了一台农用小货车,政府一次性给他补贴7000多元。现在,兴隆沟家家有自来水,有有线电视,电话、手机普及率达到80%,还有10多家买了小轿车。今年政府还要给这个村修通村小油路。说话间,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老于两口子的脸上。(记者 屈广臣 范树清)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丰收的喜悦
少先队千人鼓号大赛
河套灌区玉米喜获...
寒露到 雾来报
火红的日子过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塞北秋收忙
最英俊国王大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