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呼伦贝尔市把城乡规划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先行官,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科学谋化城市发展蓝图。“乡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呼伦贝尔人着力描绘的现实图景。“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获得,就是对呼伦贝尔市规划先行的首肯。
呼伦贝尔市副市长郑俊说:“规划是城市的灵魂,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更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阿荣旗那吉屯镇,曾被人们称为“垃圾屯”,短短10年间,这里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他们的经验是“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到目前,阿荣旗完成了《旗域村镇体系规划》和148个行政村的新农村规划,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目前呼伦贝尔市已有7个旗市区控制性详规实现了全覆盖。市规划局局长李玉秋介绍,近5年来,呼伦贝尔市先后开展了“完善规划基础年”、“规划攻坚年”、“规划提升年”、“规划品牌服务年”、“规划效能年建设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理顺了各旗市规划管理机构,确立了规划的刚性和法定地位。同时推行“阳光规划”,使规划的民主决策、公众参与水平和行政效率不断提升。目前,13个旗市区全面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批复工作。
“为民建城,建城为民”,这是呼伦贝尔市在城市规划中坚定不移的规划准则。围绕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各项惠民工程,市规划部门开展的项目策划和规划服务,在引导住宅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已发挥了显著作用。仅2010年至2011年,呼伦贝尔市就新建廉租房1.6582万户,加上前3年已建的1.005万户廉租房,已累计将达到2.6632万户;改造各类棚户区(含危房)约666万平方米,解决了11.8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目前,呼伦贝尔市和各旗市区组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全面展开。这一轮规划的实施,势必对加快呼伦贝尔市城镇化发展步伐、融入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北经济圈起到积极作用。(记者 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