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乌海市:文化惠民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内蒙古新闻网  11-11-08 16:38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我市文化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促进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走进乌达区爱民佳苑社区服务中心的书画室,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几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正在练习书法。

  今年68岁的周宝玉老人特别喜欢书法,但由于工作忙,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业的老师指导,老人研习书法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

  2009年,周宝玉老人从矿区搬迁到了爱民佳苑小区,生活质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如今的小区不仅设有书画室,定期还会有老师前来授课,这让老人非常高兴,周宝玉老人激动地说:“以前在家里练习书法,全凭自己琢磨,现在有了专业老师,字体规范了许多,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书画室渐渐成为了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修身养性的一方净土。”

  采访中,记者发现,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周宝玉老人书写的隶书轻重适度、有板有眼。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周宝玉老人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文化惠民带给大伙儿的那份满足。

  在我市,像周宝玉老人这样研习书法的普通群众还有很多,浓厚的书法氛围源于我市系列文化惠民措施的实施。

  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书法特色文化的投入力度,使文化惠民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如今,全市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配备了专门的书法教师;财政买单开通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为市民学习书画理论和鉴赏知识创造了良好条件。

  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特色更彰显出地区文化的灵魂。我市通过组织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新建了5个镇文化站、41个“草原书屋”,并突出书法特色,初步形成了市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区有文化馆、图书馆,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市民书法文化水平的提升,书法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书法活动呈现出常态化和多层次化,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为做好文化惠民工作,我市还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其中,市歌舞团由政府养团变为由政府出资采购演出后,激发了活力和创造力。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市歌舞团完成各类演出百余场次,送戏下乡50余场,创作舞蹈、歌曲等各类文艺作品20余个,舞蹈作品《随风起舞》获得了2010年华北5省专业舞蹈比赛一等奖。(记者孟荣)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今秋农民卖粮忙
“五七工”晚年生...
“蒙古国商品展销...
秋雨积水 漫延青城
根河市满归镇降雪1...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女子协警队正式上岗
梦露罕见训练照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