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察右中旗察哈尔文化研究协会正式成立,会上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章程,并对该旗察哈尔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完善机制和传承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会的成立是该旗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为深入研究察哈尔文化,建设文化大旗迈出重要的一步。多年来,该旗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文学创作和文化精品创作方面取得好成绩。
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弘扬
近年来,察右中旗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开展了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申报工作,多处文物遗址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界壕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拓跋珪御苑遗址和广益隆元代古城遗址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郎山北魏墓志群、明水泉墓群、力兔庙清代庙址、义发泉细石器遗址、梅力图革命遗址等54处文物遗址被确定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址296处,其中新发现的遗址213处,采集各类文物标本3160件,征集民间文物13件。
在全市第六届“两个文明”现场会期间,在该旗文化中心举办了文物展。展厅内展示了细石器时代、汉、北魏、元、清的文物350多件。
2010年,陶林干货、蛋雕、剪纸、炕围画、爬山调等9项被列为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陶林干货、炕围画、爬山调、毡靴、毡帽、毡袜、毡包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学创作层出不群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察右中旗曾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鼓舞和欢欣的人物和事迹,这些人和事为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资源,近年来,该旗文学爱好者先后出版书籍15部,中篇小说《一弓月》、长篇小说《大山儿女》和诗歌集《情愫集》获得乌兰察布市“五个一工程”奖。
长篇小说《普冉之路》、《归》、《风中绿叶》、《辉腾锡勒恋歌》和杂文集《山歌飞出心窝窝》等相继问世。美术作品集出版了《动物寓言故事》、《蝴蝶图案》和《陈宁波漫画作品集》。
为迎接“两个文明”现场会,该旗出版了《金鹰展翅》《盛世黄花》两本书,《金鹰展翅》用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形式从察右中旗建设成就、自然风貌、民族风情、历史沿革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盛世黄花》从文学视角展示了察右中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巨大变化。旗政协文史委出版了《察右中旗文化史》,详实地记载了建国后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文艺精品花红果硕
近年来,该旗文艺工作者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先后创作出不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时代的文艺精品,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先后创作了山曲儿、小品、戏剧、舞蹈30多部,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在上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经过改编后搬上了舞台。
山曲儿《党给咱点亮长明灯》被中国新闻、全国政协《纵横》杂志社评为全国曲艺创作二等奖。小戏《关爱女孩》参加全市计生宣传比赛获得三等奖。小戏《劝亲家》《重男轻女》《刘大妈转变》,二人台对唱《十劝人》、创作的快板《察右中旗展新颜》、小品《圆月情》、戏剧《黑脸公爹》等先后在《科布尔》报刊出,又经修改后被搬上舞台,在文艺三下乡活动中多次演出。由刘玉昌作词、左如云作曲创作的歌曲《爱在家乡》,被定为察右中旗旗歌。王继英创作的《哪也不如咱中旗好》获乌兰察布文化艺术节“酒星杯”三等奖。
乌兰牧骑集体创作的舞蹈节目《秧歌情》和《情愫》参加第五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比赛分别获表演三等奖,《情愫》还获得创作二等奖。歌曲《阿斯尔》参加全国阿斯尔大赛获三等奖。在全市蒙古族歌曲电视大赛中,乌云额尔登演唱的《套马杆》获三等奖。 (通讯员:李文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