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吃喝 张兮兮绘
“晒” 罗琪绘
来客6人10人陪餐
同学谭某去年升任我家乡某大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单位的后勤和接待工作。他常常因为在酒店订不到一张足够大的餐桌而心急如焚。
前几天,谭某又火急火燎地给我打电话,说找遍全城也没找到合适的包厢和餐桌,让我给在老家开酒店的朋友亲戚打个电话,无论如何调剂出一张能坐下16人的饭桌。我知道,接待之事对他来说马虎不得,无奈春节来临,酒店生意异常火爆,问了几个熟人亲戚,都说没有大桌,最后不得不让开酒店的表兄免费送其他客人几个好菜,将其预订的大桌腾出来给了谭某。
事后我问谭某:“来客仅有6人,为啥要找张那么大的桌子?实在找不到,就不能少安排几个人陪餐?”面对我的疑问,谭某无奈地说,谁来陪餐是有规则的:既是上级来人,就得请地方的领导来陪餐,单位正职领导也得出席,这样才能体现对来客的尊重;单位副职、来客对口科室的负责人、负责具体业务的干部、领导的秘书陪餐,是政治待遇的体现。“都是公款的事,就得往好了招待。”要是没安排好,就是办公室主任失职,搞不好还把领导得罪了。
朋友的话让我愕然。来客6人,安排10人陪餐,吃顿饭如此兴师动众,得耗费多少人力、增加多少开支、浪费多少国民税收?!(江西石城县吴 清)
堂弟让公款吃喝给毁了
我的老家张庄村,本是穷山村。改革开放后,在老书记的带领下,短短10多年,张庄变成了富裕村,各家各户住上了二层楼,村里也建起了一定规模的林果批发市场和水果加工厂。2006年,62岁的老书记因过度疲劳患心肌梗塞不幸辞世,当时身为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我的叔伯弟弟张作运当上了村支书。
刚开始,张作运还能沿着老书记的路子走,可后来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劝说:“你们村已经富得流油了,别那么拼命。你也50岁了,趁着身体好还不吃点喝点玩点?”从2009年春节起,他就变着法儿地在村里、乡里、市里的饭店吃,甚至还在省城济南、首都北京以及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请人吃饭,仅在武汉一次宴请科技人员就花去村里4168元。从他签字的报销凭证上看,公款吃喝的由头很多,有陪上级部门检查的,有陪电工的,有陪记者的,有陪放电影的,甚至还有陪来村看风水的……
看着他成天泡在酒楼饭店,看着村里积蓄一点点减少,有些党员给他提意见,他不听,有些群众向乡里反映,没动静。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18名党员联名写信向乡里反映,这才引起重视。派人一查账才发现,一年多来,张作运签字报销公款吃喝单子累计高达82万元,把老书记辛苦攒下的改造村南小河沟的经费全吃空了。众人听说后,有的哭,有的骂。因吃喝玩乐身体本来就差的张作运,见群众又哭又骂,还没等组织处理就病倒了,等乡党委宣布开除他党籍后,更是一病不起。
前两天,我回到家乡顺便到他家看望,此时的他已骨瘦如柴,浑身哆嗦。他流着泪说:“当书记有一点小权,就把握不住自己,以至于吃顺了手,喝油了嘴……公款吃喝,嘴是快活了,却害了集体和群众,更害了自己。”(山东泰安市张作光)
上有“指示”下有“妙招”
我曾在某事业单位任职,经常亲历上级领导检查工作的场景。迎检工作除了正常业务的准备外,自然少不了饭局。有次上级通知要检查,单位领导早早就在星级饭店订了酒席。谁知,上级领导又来电特别强调,这次检查不要另外招待,晚饭就在单位食堂和员工一起吃。
上级的指示不好违背。单位领导意识到问题棘手,讨论后一致认为,检查组吃不好心情就不好,心情不好对单位的评价就不好,单位的声誉受损,领导的业绩自然也上不去。于是,单位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检查组的吃饭问题,要大家开动脑筋寻找对策。研究了一上午,还真有了“妙招”。一位班子成员说,上级通知只是说在单位食堂就餐,和员工一起吃,但没有说吃什么,和多少员工一起吃。顿时,党委全体成员豁然开朗,党委会决议迅速形成:将预订的酒席退掉,让单位食堂迅速准备食材,即时开工。此次晚宴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务必推陈出新、搞出特色,并强调“钱不是问题!”
为此,单位专门高薪聘请了主厨和一帮年轻漂亮的服务员,全部换上单位工作服,“加强”食堂的实力。同时,安排几名经过“特殊培训”的“非常优秀”的员工准备陪领导一起吃饭。然而,因为其他工作原因,上级领导此次检查最终没能成行。
这顿盛大晚宴转眼变成了“压惊宴”,单位领导请了自己的一帮朋友来助兴,饭从晚上7点一直吃到凌晨1点。1点半,我被通知去餐厅接领导。只见餐厅一片狼藉,酒气熏天,餐桌上乱七八糟,领导们东倒西歪,没有一个能坐起来的,有的甚至趴到了桌子底下。
后来,我从财务人员那里得知,这顿饭花费15000元。没多久,我离开了这个单位。至今想起,心里还是不舒服,要知道当时整个单位近100人,每人每天伙食标准只有10元,而那一顿饭就吃掉了全体兄弟姐妹半个月的口粮。(陕西西安市秦渭华)
公款吃喝账谁算过
与一位官场中朋友见面,问他这段时间忙什么,朋友顿时来了兴致,兴高采烈地介绍:在这次换届中,某乡镇党委书记提拔了,拟到百公里外的邻县任副县长。昨天,一位领导约了20余人去看望祝贺,那声势之浩大,那热情之高涨……朋友还不厌其烦地介绍喝的什么酒,抽的什么烟,上的什么菜,摆了多少桌,言谈举止当中无不透露着豪气和荣光。
“这一顿下来要花多少钱呀?”我禁不住地问。朋友露出不屑的样子,“没见过世面,就两三万元吧。”两三万元可以为多少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可以让多少失学儿童享受读书的幸福?可叹的是,两三万元就在一个中午的觥筹交错中没了!
现在,公款大吃大喝可谓风靡各地。吃喝不一定办成事,成事不成事先吃个体肥肚圆再说;吃喝不一定增进感情,增不增进感情先喝得昏天黑地再讲。单是政府换届期间,提拔的要祝贺,调动的要探望,原地不动的要安抚,退居二线的要慰问。你来我往,跑席赶场,这已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一大景观。试问,这里有多少人是自掏腰包?这得花多少钱?有没有人计算过?
解决地沟油问题一直是难题。依我看,禁止公款大吃大喝一定管用。地沟油最大的来源就是宾馆酒楼里的剩饭剩菜,而剩饭剩菜不大多是一掷千金的公款食客之所为吗?(山东潍坊第八中学韩志亮)
同学聚会公款买单
那天,我接到大学同学的电话,说要组织校友聚会,地点是市里一家知名大酒店。在我看来,这家酒店档次之高、消费之奢侈,是工薪阶层不敢涉足的。我委婉地提醒他换个酒店,毕竟聚会目的不是吃喝,大众化消费就可以了。可他却说,大家难得聚一次,咋能将就,我们图的是开心,多花点钱无所谓。听他这么说,我不好再坚持。
聚会那天,居住在本市的十几个大学同学全到了。在大家的自我介绍中,我知道了那位组织者如今已是市里较有权势部门的中层领导。
聚会很热闹,大家很尽兴。饭菜不是一般的丰盛。聚会持续了两三个小时,该结账了,有人提议实行AA制。那位中层领导一听,赶忙拦住大家,说今天的消费他买单了。这怎么行?花费好几千元呢,大家执意要凑份子。他一看急了,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几张卡片说:“喏,这些是市里知名大酒店的储值卡,包括这家大酒店的,有单位充值的,也有工作中别人送的,平时也没机会花,大家一定要给我这次‘奉献爱心’的机会。”
我们一听,面面相觑愣在那儿。公款买单可真是潇洒啊! (河南郑州市耿宝文)
吃喝“白条”拖垮红火餐馆
几年前,朋友在镇上开了家相当规模的餐馆。他凭着精湛的厨艺和热络的人脉,很快将餐馆经营得红红火火。但没想到的是,一年后餐馆在人流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反而出现经营不下去的问题。
原来,随着餐馆的名声越来越响,当地政府将这里作为招待客人的固定处所,平时大凡遇到诸如领导检查工作或公务往来之类,都将客人引来至此。各部门官员各显神通,公款吃喝越来越多,很多部门上次还没结账又欠新账,渐渐地开始赊账“打白条”。到了年终,朋友算出账目,公款吃喝费用几乎成了天文数字。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来说,最终能付给零头算是相当不错了。
就这样,朋友一边债台高筑,一边还得硬撑下去,既不能硬着头皮讨债得罪政府,又不敢曝光“吃喝白条”对簿公堂,正所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得关门大吉。至今朋友手中还有一大把公款吃喝难以追讨的餐费“白条”。(浙江永嘉县廖辉军)
公款吃喝猫腻多多
公款吃喝中猫腻多多,实际上已成为糟蹋人民钱财的“无底洞”。不仅浪费大量国家资财,更严重的是吃坏党风、喝痛民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当前,我们的财务报销只要发票手续齐全,无论内容是否真实,都可以给予报销。正是财务体制及会计核算报账制度在具体运作中的缺陷,让许多违纪违法行为有了可乘之机。主要表现在:
一是假公济私。一些人招待亲朋好友用餐,开张发票便以公务接待的名义到单位报销,有的还以少报多。
二是移花接木。群众有个顺口溜“公款吃喝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一些单位不仅以高额费用招待,点好菜、喝名酒、拿名烟,酒足饭饱之后还要“活动费”,且将诸多的送礼、高消费娱乐活动等见不得阳光的费用都以用餐名义报销。
三是中饱私囊。一些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实权人物,时常拿一些用餐发票到下属单位报账,下属单位碍于情面或迫于无奈只好为之买单。
四是放弃原则办事。“酒杯一端,政策放宽”,酒足饭饱之后,违反原则乱办事,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损失。(浙江建德市莲花镇政府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