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感动中国 无愧人民
内蒙古新闻网  12-02-06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  
 

刘金国(资料图)

  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刘金国的颁奖词摘录。

  2012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在这个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评选活动举办10周年之际,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一位在职高级领导干部的名字——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督察长刘金国。

  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共和国的高级警官,他头顶警徽、心系人民、满腔热血、嫉恶如仇,工作起来痴迷忘我,危难面前不惜生命。

  从农村青年成长为副部级官员,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质朴本色,坚守廉洁底线。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将大爱留给百姓民生。

  “我是人民公仆,如有不廉洁、不公正、不负责、不作为的任何一点,定将主动辞职,坚决言行一致,决不失信于民!”这是刘金国坚守了几十年做人做官的信条。

  刘金国曾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河北省“优秀人民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廉政公仆”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务院记个人一等功。中央纪委、监察部专门发出《关于学习刘金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通报》。他是200万公安民警的优秀代表,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旗帜·使命

  刘金国不怕死。他总是像一个普通战士一样坚守在危险的最前沿。危急关头,这位副部级官员就是一道特殊的防火墙,一面巍然屹立的旗帜,一颗稳定军心的定盘星。他与战友们并肩,创下了消防史上的奇迹,令一次次重大突发事件化险为夷……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危险性最大的一次石油化工火灾——2010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新港码头油库起火爆炸。

  “第一反应是,这火没得救了。”赶到现场,有着20多年消防经验的大连消防支队支队长丛树印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真正的“火海”:几十米高的火柱从陆地绵延到海上,望不到边,到处是黑压压的大罐,天上下着油雨,地面全是滚烫的油污,黑烟滚滚,气味呛人。

  起火点是储量10万吨的103号罐,大量原油外溢,火光冲天,旁边,37号、42号、102号三个储油罐被大火包围,几十处管道井、泵房正在猛烈燃烧,喷出几十米高的火柱,爆炸连连……

  大连新港,中国储油量最大的深水油港,一旦发生连锁爆炸,600万大连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火情牵动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部署。公安部紧急启动应急救援机制。

  晚上10点多,刘金国接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的指示——迅速赶赴大连,指挥灭火。

  刻不容缓!刘金国紧急协调航班,两个小时后,他带领消防专家飞抵大连,直奔火灾现场。

  “看到当时情况,我心里咯噔一下。”随行的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陈伟明回忆说。“危险太大,责任太重了,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

  “这火到底能不能救下来,谁都没有把握,一旦爆炸,现场的人将尸骨无存。”实战经验丰富的消防专家、公安部消防局战训处处长魏捍东心里清楚。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是世界难题。1989年8月的青岛黄岛油库火灾扑救,13名消防官兵、6名油库职工牺牲。但跟这次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黄岛火灾有4个油罐爆炸,每个储油量不到1万吨,而大连新港,单是10万吨储量的大罐就有几十个……

  最坏的后果,凡是到现场的人都能想到。

  载着刘金国一行去现场的大连市政府司机老马,偷偷给妻子打了电话:今天我可能要死这里了。

  危急关头,刘金国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与超常的智慧。命令一道道下达:全国调集泡沫、手动关闭阀门、千方百计阻挡流淌火、死保大罐……

  其间,最胶着的时刻,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过火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装备、物资和战士们的体力也近极限。

  其间,6次大的爆炸让人接连踉跄。大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立科劝了刘金国3次,让他后撤。第3次,刘金国急了:我来了,就没想过活着回去!

  体力透支的消防战士都郁平生第一次与刘副部长见面,看到的是衬衣上满是油点、脸上沾满油污的刘金国,他心里一酸,已经抽筋的手再次端起了水枪。

  “部长站在那里,在我心里,就像一面旗帜。”都郁说。

  年近花甲的刘金国,在火线最前沿站着指挥了整整8个小时。

  17日上午10时,肆虐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这起爆炸火灾规模之大、危险程度之高、调动力量之多、灭火战斗之烈、处置用时之短都史无前例,且现场官兵无一伤亡,创下了世界消防史上的奇迹。

  “这么大的火情,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远距离观察,直到油烧完。”陈伟明说。

  事实上,作为公安部派往现场的最高指挥官,刘金国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和极大的责任。生死抉择面前,他选择了与官兵在一起。

  “我站在那里,起码在心理上,是一道最好的防火墙。”刘金国说。

  大火扑灭后,刘金国未作片刻停留,立即返回北京。激烈的战斗场面令他百感交集、激情难抑,一夜未眠的他直奔办公室,挥笔给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7月16日的油库大火现场惊心动魄,令我终身难忘,消防官兵和库区消防人员冒着随时爆炸的危险,一直向安全区推进了100多米,每推进一米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公安消防官兵经受了生死考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对成功扑救这次大火,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公安消防官兵作出的突出贡献,要求不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分管消防工作的刘金国欣慰于这场胜利,他更欣慰于这支消防铁军。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取胜并非偶然。

  近年来,公安部党委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确定了防火、灭火、救援“三位一体”的消防事业发展思路。

  2009年8月,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消防队伍”的重要批示精神,公安部召开会议,要求用三年时间把消防部队打造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的现代化消防铁军;

  2009年11月,公安部部署各地三年内完成省、市、县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就在大连火灾的10天前,公安部刚刚在大连召开全国应急救援现场会,举行了爆炸火灾事故综合演练……

  其实,不仅仅是灭火,三年来,多次担任前线指挥官的刘金国,以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战友,一次次成为抢险救援一线的“定盘星”。

  2008年初,我国南方17个省份出现50年不遇的强雨雪冰冻灾害,将无数的人滞留在春节回家的路上。车站、机场、码头,到处是密集拥挤的人群。

  在广州火车站,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平时容纳几万人的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天桥上下、候车大厅、站台上和广场周边到处挤满了人,群众情绪恐慌、体力透支……

  根据铁道部的统计,2月5日前,广州共有81万持票群众等待疏散,加上20万到30万欲乘车却无票的群众,共约100万人。

  “这100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可以坐满十几个天安门广场,黑压压焦急万分的人群,群死群伤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回忆说。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注这次灾情,中央领导同志连续作出重要指示。2月1日,奉孟建柱部长指令,正在京珠高速指挥疏导交通的刘金国又紧急赶赴广州。

  之后五天,刘金国几乎就“钉”在了火车站广场!召开协调会,到广交会分流地点检查指导旅客安置情况,现场疏导。

  “经常是我好不容易抽空睡了一会儿,醒来才知道刘副部长凌晨三点又到现场去了!”马维亚说。

  5日晚6时,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滞留旅客全部输送完毕。其间,没有发生一起拥挤踩踏导致的群死群伤事件。

  “刘副部长的最大功绩,一是协调整合了各方面救援力量,二是制定部署了科学的救援方案;三是靠他坚毅果敢的战斗作风,带动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吴沙如是说。

  而很少人知道,刘金国在这几天里一直发着高烧,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刘金国再次临危受命。

  地震发生后,当天陪同温家宝总理紧急赶赴灾区一线的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数次转达中央从全国范围紧急调集警力赶赴灾区救援的命令。

  刘金国根据中央的部署,分三次从全国范围调集消防、特警、边防等力量驰援灾区。从12日至15日,28个省(市、区)的13434名公安消防特勤队员、660名边防医护人员、3550名公安特警分乘85架包机和264台车辆快速到达灾区,全部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

  此次作战行动调集兵力装备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集结速度之快,在我国公安队伍参加灾害救援史上尚属首次,为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为了争取哪怕早一秒钟时间,根据周永康、孟建柱同志的指示,刘金国连夜给民航总局领导打电话,协调了56架包机。

  为了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刘金国作为公安部前线总指挥,区分不同时段和重点,组织发起三大战役、行动。

  ——地震发生初期,以人员密集的学校、医院、居民楼、商场等建筑坍塌场所为重点,迅速搜救被埋压学生和群众。14日16时前,在建筑废墟中抢救出生还者940人,解救被困群众28960人。

  ——入乡进村、扫除盲点,扩大搜救范围,争分夺秒解救被困群众。至20日,消防、特警和边防混合编成的三个救援大队,挺进到汶川受灾最严重的32个乡镇、126个村寨,解救转移被困群众52382人。不少陷于绝望境地的群众,面对头戴警徽的救命恩人,跪地哭谢。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春香 ]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严格养护列车 保障...
内蒙古军区开展野...
战严寒保工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苏尼特左旗持续严寒
节后返程高峰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