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礼品回收商家赚暴利 “转一圈”仍可回正规商店
内蒙古新闻网  12-02-06 10:38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礼品“转一圈”回到正规商店“产销收”形成产业链

  礼品回收究竟能赚多少钱?回收的礼品又去了哪里?记者调查发现,如此红火的产业链条,是商家获取暴利的“捷径”。

  在上海市中心一条小路上,100米内便有两家所谓的“礼品回收店”。记者走进其中一家,看到壁柜上放满了烟、酒和冬虫夏草等保健品。店员一边在网上和买家沟通,一边接待实体店顾客。

  记者拿出一条硬盒中华牌香烟和一盒深海鲨鱼肝油。店员将香烟接过手仔细查看,并以“难出手”的理由拒收鱼肝油。他给中华烟开出的价格是350元,远低于市场400多元的价格。店员透露,货卖给的都是熟人,“尤其是要去外地派用场的,很多地方名烟名酒难买。”

  而在另一家“礼品回收店”记者发现,该店表面上出售的是各种饮料和散装点心,但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不但回收礼品,而且出售礼品,硬盒中华烟回收价同样是每条350元,出售价根据数量和对象,一般在360至400元不等,“边上一家店过年时卖的烟,很多都是从我这进的货。”

  店老板指的是附近一家烟酒专卖店,记者进店后发现这家店的确有烟酒专卖资质。一位烟酒专卖店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不少正规的烟酒专卖店都会从这类“灰色渠道”进货,因为凭证进的正规货数量有限,节日期间供不应求,而一些礼品回收公司也让店里“代销”货品,出售后分摊利润。“只要货是真的,很难被发现,哪怕售假被举报,也不会怪罪到个人。”

  礼品回收店老板告诉记者,没有“渠道”的只能选择回收后即卖,比如酒,他就没有“渠道”。记者借要买一瓶“五粮液”为名询问价格,他说,有多种类型,便宜的500元,贵的850元,并称都是真货。

  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秘书长吴建华说,500元一瓶的五粮液远低于市场价格,难确认其是真是假,回收礼品来的本身质量就参差不齐,难保会以假乱真。

  但一些网站在出售礼品时却打着所谓“假一罚十”的招牌,除了礼品回收外,还提供礼品选择、包装、送货等服务。网友“蓝屏知了”说,“礼品产业链也开始逐渐细分,产生了制造商、分销商、终端服务商、采购方、收受者、礼品回收方这一整条产业链。”

  礼品回收灰色链条亟待监管遏止送礼歪风才是治本之策

  不少网友疑问:礼品回收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对此,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介绍说,仅针对礼品回收,目前还没有法律条款定性其违法违规,但这种行为却严重干扰了商品价格体系和市场秩序。

  事实上,在工商的注册分类中,并没有“礼品回收”这一项。礼品回收企业无疑在打擦边球。记者查询到一家“兴旺礼品回收网”,隶属于“上海虹通物资利用有限公司”,经调查,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性废旧金属等商品的回收。

  此外,回收来的礼品也不可以随意出售。比如烟酒作为特殊商品,在售卖时不仅需要专门的许可证,进货渠道也有严格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规定:取得烟草专卖零售权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在当地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并接受烟草专卖许可证发证机关的监督管理。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企业或者个人如果未在当地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处以进货总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复旦大学法学院讲师姚军说,除了违反烟酒专卖规定外,一些专职回收、出售礼品的小店和个体甚至连常规的营业执照都没有,涉嫌无照经营。

  吴建华认为,虽然收礼品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但对于无照经营、违规出售烟酒的,烟酒专卖等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不少网友纷纷表态,要解决礼品“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还多出来要卖”这一现象根本上是要遏制送高档礼品的不正之风。

  汪亮表示:“中国固然是讲究人情,但过了头便成了歪风,一旦歪风得到遏制,礼品回收行业自然无市场立足之地。”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呼伦贝尔现零下45...
张灯结彩迎龙年
严格养护列车 保障...
内蒙古军区开展野...
战严寒保工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苏尼特左旗持续严寒
节后返程高峰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