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梅、玉荣——“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春节前夕的塞北草原天寒地冻。这天上午,达茂旗普通牧人的孩子———11岁的姐姐龙梅和9岁的妹妹玉荣,赶着集体的384只羊在草原上放牧时遭遇到一场罕见的暴风雪。
临近中午,天空突然变暗,西北风卷着暴雪疯狂地袭向草原,气温立刻降到零下37度。羊群惊恐四散,开始顺着越来越猛烈的西北风狂奔。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姐妹俩一前一后,为了拢住羊群,不停地奔跑、拦挡,与严寒、狂风和铺天盖地的暴风雪展开了殊死搏斗。
几个小时过去了,天慢慢黑了下来,积雪不断增厚,天气更加寒冷,但羊群还在继续奔跑,小姐妹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却始终没有停下来。经过一宿狂奔,龙梅、玉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暴风雪中走了70多里的路程。小玉荣晕倒在雪地上。龙梅则拖着妹妹,两眼发黑,步履踉跄地继续前行。
10日上午,正当姐妹俩将要耗尽生命的最后一点气力时,她们幸运地被人发现并及时送往矿区医院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肆虐的暴风雪使姐妹俩双双落下残疾:龙梅左脚大拇指冻伤坏死被截去,玉荣右腿膝盖下截肢,左脚趾全部被截掉。但她们奋力保护集体的384只羊,只有3只被冻死,其余都安然无恙。
1964年3月14日,《内蒙古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草原英雄小姐妹》。几十年来,她们的故事从内蒙古草原传遍大江南北,被拍成电影、搬上话剧和京剧舞台,还被谱写成歌曲、编入小学课本,教育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
【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王杰,1942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来随全家搬到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农场居住。他从小就很崇拜英雄,喜欢听刘胡兰等英雄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
1957年,大水曾淹没了王杰家乡,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1961年8月,王杰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当战士。1963年8月,他在参加某地的抗洪斗争中在洪水中抢运木料,几次掉进没过头顶的深坑。当时,他的腿和手都被水下的铁丝网划伤,但为了顺利完成抢运任务,他把这一切置之度外。
入伍后,王杰因为表现突出先后被提任副班长,班长。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1965年初夏,根据驻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现邳州市运河镇)人武部的请求,王杰所在的工兵营一连派班长王杰担任民兵地雷爆破训练的教员。7月14日上午,他们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地雷实爆,并用炸药包代替地雷。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王杰倒在血泊之中,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部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2·14”英雄群体——舍己救人冰湖作证】
呼和浩特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2002年12月14日这一天。这天下午15时35分左右,几名小学生在青城公园三角湖的冰面上玩耍时忽然因冰面塌陷掉进了冰水里,铁路第一小学学生王超、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级农学2班的多位同学随后也因救人掉进水里。更多的群众闻讯赶来,在这次事件中,共有近百人参与了营救。
在这场营救中,年仅12岁的小王超走了,他没有来得及享受无数灿烂的阳光;刘业同学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为他18周岁生日点亮的烛光还在身后摇曳;郝龙彪也走了,带着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现代农民”的理想,以一个向上托举的动作,作为人生之路最后的定格。有20多人为救人掉入冰窟里,农大一个班24名同学先后有18人下水,很多人救人完毕后默默地离去。
英雄们的事迹让每个人动容,2002年12月20日,呼和浩特市上万名各界群众冒着漫天大雪参加了郝龙彪、刘业、王超的追悼会,自发地为三位牺牲英雄送行。12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等6部门,对“12·14”营救落水儿童的英雄群体进行命名表彰,联合追授郝龙彪、刘业、王超3位同学“舍己救人英雄”称号。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6部门还作出了《关于向“12·14”营救落水儿童英模学习活动的决定》。
【张章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包头市土右旗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张章宝是土生土长的土默特右旗人,他有30年的检察工作生涯,有16年的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经历。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了全旗298个行政村,先后接待群众来信访件4600多件,妥善处理各类信访490余件,所办案件无一出现越级上访或重复上访的情况,为村民办了数不清的实事和好事,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
张章宝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家乡的土地和农民怀有非常深厚的情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根检察官”。2009年11月,一些村的村民们向检察院反映村干部违规发放并贪污村民的低保金问题,虽然涉及钱数不多,只有6000多元,可那都是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救命钱。接到任务以后,张章宝先是一家一户细致地走访调查,再找村干部详细核算数据,有一个村子,他先后去了九次。最后,终于查清这些村的村干部虚报、套取、截留低保金问题,虽未构成犯罪,但却造成极坏影响。最后,村干部公开向群众道歉,并发放了被截留的低保金。
张章宝大部分时间都要面对上访农民和错综复杂的农村矛盾。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爱戴,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检察官”、“中国十年法治人物特殊贡献奖”等多项荣誉,但他依然是那个朴实如泥的农民的儿子。(记者 许晓岚 实习生 任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