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3月5日内蒙古52万名志愿者参与学雷锋活动
内蒙古新闻网  12-03-05 18:27 打印本页 来源:北方新报 
 

  “雷锋同志”到我家

  小区里的马六虎夫妇都患有小儿麻痹,当日9时30分,马六虎家迎来了7位志愿者,他们来自安利内蒙古分公司志愿者服务队。

  看到这么多人来给自己打扫卫生,马六虎惊奇之余更多的就是感动。志愿者们一进门就卷起袖子,拿着自带的抹布、小水桶和清洁剂忙了起来。擦玻璃、擦拭墙面、拖地……不足30平方米的小家顿时热闹了起来。

  马六虎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马利英都有残疾,孩子还在上初中,每个月除了政府发放的低保金,他们主要靠加工烧卖皮赚钱贴补家用。马利英说:“我们两个行动不便,为了赶活,总是顾不上好好收拾家里,一些较高的地方我们也够不到,实在没有办法收拾。真的没想到会有志愿者来帮我们,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

  正忙着打扫里屋墙壁的宋占来一边擦着墙,一边对马六虎夫妇说:“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提!我学过木工,还会维修家具。”

  经过志愿者们一番收拾,马六虎小小的家里顿时变得亮堂起来。“这真是‘雷锋同志’到我家了。”夫妻二人饱经沧桑的脸,舒展了许多。

  临时组建的义诊小分队

  在当天的义诊队伍中,一支由老中青三代人组建的临时小分队特别吸引人。

  今年69岁的王湛是一名退休医生,他说:“我从内蒙古人民医院退休后,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今天,我利用轮休的半天时间,专程到小区里给大家义诊。我和雷锋是同龄人,更应该发扬他的精神,看见有这么多志愿者都来学雷锋,我感到很欣慰。”王湛经常到呼和浩特市周边乡镇进行义诊,看到本报招募学雷锋志愿者的报道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坐在王湛旁边的张女士不肯透露自己的全名,只说她是呼和浩特市友谊医院的一名药剂师,由于本次活动时间和她的工作时间有冲突,当天她特意向医院请了假,赶到现场参加义诊活动。“雷锋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特别大,学习雷锋对我来说是件很光荣的事。我只想尽自己所能,为别人带来一些帮助,为此我感到很快乐。”张女士说。

  在这支义诊小分队中还有一个年轻靓丽的身影,她是来自内蒙古医学院的学生郭艳茹。郭艳茹学的是护理专业,在义诊过程中,她总是耐心地记录居民的身体情况,认真地帮居民测量血压。郭艳茹说:“别看我们3个人坐在一起,但是我们却是早上才认识的。没想到做好事的感觉这么好。”

  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支临时组建的义诊小分队共接待居民近百人。其实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之间大多都不熟悉,是他们胸前红色的志愿者标志,和一颗颗滚烫的心,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记者手记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曾经在半个世纪的光阴里温暖了几代人。雷锋二字,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目的就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全社会传递温情、传递爱。一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是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依然在脑海中挥之不去:76岁的靳长安走进一户又一户空巢老人家中,送上贴心祝福;10岁的田春雨用冻红的小手,仔细地清理着小广告;退休医生王湛冒着风雪,为居民义诊……许多志愿者的姓名,记者还来不及知道,可他们的真诚、热情和善良,却深深地刻在了记者和社区居民的心头。问及这些志愿者的初衷,许多人都会轻轻吐出这样几个字:我,想做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记者 李国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