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给消费者承诺或保证。”“好吧,是我错了,你们看怎么赔偿。”几天前,呼和浩特市12315执法人员现场解决了一起消费纠纷。最终,干洗店老板赠送消费者4000元的洗衣券作为赔偿,双方握手言和。
家住呼市巨海城小区的王新丽(化名)女士去年9月在香港购买了一套6600元的纯白色套装,年前把衣服放在小区附近的某干洗店干洗。王新丽说:“送洗时我特意和老板说这衣服很贵,你这能洗干净吗?老板一口答应说能洗干净,我才放心洗的。”令王女士没想到的是,取衣服时,发现整套衣服上有不均匀的黄色印迹,非常明显,这件昂贵的衣服已经没法再穿了。王女士问老板:“怎么会洗成这样?”老板回答:“机器洗浅色衣物或多或少会夹带点,再重新干洗一次就不会有印迹啦。”王女士见店家的态度这么肯定,决定再洗一次。又过了一个星期,王女士再次到干洗店取衣服,结果彻底让她失望了!黄色印迹依旧顽固地印在衣服上。如此贵重的衣服被“毁容”,王女士又心疼又生气,要求老板赔偿。老板却说,只退还干洗费150元。王女士随即拨打了12315投诉。经过执法人员调解,干洗店和王女士都同意了补偿办法。王女士说:“一想到几千元钱的衣服都没怎么穿就报销了,真是无奈!以后洗贵重衣物,可要去信誉好的干洗店。”(记者 冯雪玉 通讯员 张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