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内各银行月底前将统一公布所有收费项目细则
内蒙古新闻网  12-03-16 09:23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京报  
 

  银行业协会批银行乱收费等问题严重

   2月自查暴露捆绑销售等贷款乱收费问题,各银行3月底前将公布所有收费项目细则

去年银行业协会共收到客户再投诉290件。

  中国银行业协会昨日发布报告称,目前银行业服务收费类问题集中。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郑之杰直言,去年信贷资源紧缺,部分银行出现对客户的存贷款设置不合理附加条件、增加不合理服务收费等不规范经营行为,严重影响金融系统声誉。银行业协会称,目前已在全系统内展开自查清理,3月底前各银行将统一公布所有收费项目细则。

  接客户再投诉290件

  银行业协会昨日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披露,去年银行业协会共收到客户再投诉290件,其中包括等候时间和服务态度的投诉102件,异地取款等收费业务再投诉32件,信用卡业务再投诉33件,贷款业务再投诉27件,储蓄再投诉27件、公司业务再投诉5件,其他64件。

  这是银行业协会连续第5年发布报告,《报告》认为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部分营业网点未明码标价,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理念需提高以及银行自我宣传不够。

  贷款服务乱收费严重

  银行业贷款服务乱收费问题已引起发改委关注。发改委日前披露本月以“下查一级、异地检查”的方式在全国展开检查。

  郑之杰昨日指出,银行贷款服务乱收费严重,如要求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不计算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贷款利率一浮到顶,加重客户融资成本;通过账户管理费、财务咨询费、贷款安排费、额度占用费额外收取费用,转嫁成本;甚至出现捆绑销售现象。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昨日也表示,银行业协会2月份已进行银行服务收费专项检查,发现部分银行网点没有明码标价,理财产品风险提示不够,及贷款中无增值服务等问题。

  不过,一位大型国有银行内部人士表示,部分小银行为了吸储,增加利润,可能会出现上述违规情况,但大型国有银行出现此类严重违规的情况不会很多,因为大行靠规模和存贷差已不愁挣钱。

  -热点

  异地取汇款收费反映最强

  在银行收费上,异地取款汇款手续费问题反映最强烈。不少消费者呼吁“同行异地取款收费应立即取消”。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总监李卫平昨日表示,银行业是企业,提供的是“隐藏”服务,由很多成本构成,比如短信服务,银行也需向电信服务商采购服务。他表示,“应该让社会知道银行的收费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是合理合法合规的,同时要加强行业自律。”

  一位银行大堂经理表示,一般银行对异地取款收费都有明码标价,只能说是高收费或收费不合理,但不属于乱收费,银行有提供服务定价权,如果消费者觉得价格不合适可以选择其他银行。

  异地取款收费问题也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今年2月发改委与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后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基本商业银行服务价格,将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钟晶晶)

  -背景

  民间意见大银行业自查

  去年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难问题严重,去年底发改委明确表示今年将对银行乱收费开展检查。其后银行业内部“动作不断”,2月9日银监会下发《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提出了贷款“七不准”原则,并开始在系统内展开全面的大检查。

  一位知情者表示,银行贷款中的乱收费问题在民间意见很大,银行自查也受到了发改委的压力,虽然目前银行业已开展自查,但发改委还会在近期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大检查。(钟晶晶)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