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满都拉边防派出所:子弟兵赡养无名老人16年
内蒙古新闻网  12-03-20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一位姓名不详、出生年月不详、籍贯不详,又哑又不会写字的残疾老人,在包头市满都拉边防派出所里一住就是16年。

  16年来,满都拉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始终把老人当亲人一样照顾。由于老人的身世经历无从查起,从他住进派出所的那一刻起,他就把派出所当成自己的家,把身穿军装的子弟兵当成自己的亲人。

  满都拉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与老人的不解之缘,要从16年前的一次巡逻说起。

  1993年的冬天特别冷,时任满都拉边防派出所指导员陈燕秋带着两名战士,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边境管区一线巡逻执勤。突然,一名战士指着一个突起的雪堆高声说:“指导员,快看,那里好像有人。”

  陈燕秋顺着战士所指的方向快步走去,发现一位衣着单薄、年近六旬的老人在雪地里蜷缩着身子,手脚已被冻僵。陈燕秋急忙脱下自己的大衣给老人穿上,3人背着老人跑了近10公里的山路,把老人带到了边防派出所。

  回到所里,炊事班急忙为老人熬了姜汤,卫生员用酒精细心地擦拭老人已被冻僵的四肢。经过官兵的细心照料,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睛用颤抖的双手使劲地比划着,嘴里发出“呀呀”的声音,大家这才发现,原来老人不会说话。

  几个月后,老人逐渐恢复了健康,可面对一位既哑又不会写字的老人,调查他的身份成了难题。随后,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两次把老人送到地方民政部门,但是,老人两次都重新在社会上流浪。有一次,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意外地在一间废弃房屋内发现老人,当时他已气若游丝。

  官兵把老人抬回边防派出所救治,一个多月后老人康复了。

  “老人太可怜了!”官兵再也不忍心把他送走了,便在派出所后面的院子里找了一间空房子,将老人安顿下来。

  1994年农历大年初一早晨,官兵们醒来后惊奇地发现餐厅、院落、走廊都被老人打扫得干干净净。新春第一天,大家都有不同寻常的感觉,不仅是环境,更重要的是心里很舒畅。于是,官兵们给老人起了一个雅号——“老雅”。

  老雅每天和官兵一起起床,帮着大家烧水、扫地、种地、浇水。渐渐地,所里的官兵和老雅就像亲人一样,老雅病了,官兵们心急;老雅不开心,官兵们想着办法逗他开心。派出所还定期为老人体检。

  这么多年来,老雅把派出所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派出所的官兵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6年来,包头市满都拉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始终未变。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雅慢慢老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满都拉镇地处偏远,医疗条件落后,为了使老雅晚年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满都拉边防派出所的领导多次与当地镇政府、市公安局协调,并向上级部门请示,终于在包头市达茂旗民政局的帮助下,给老人找了一个新家——包头市达茂旗敬老院。

  为此,满都拉边防派出所专程派人前往敬老院实地了解情况。当看到敬老院干净的被褥、良好的医疗条件以及专业的护理人员时,边防派出所的官兵终于放心了。

  2009年5月13日,派出所的官兵将已经在此生活了16年的聋哑老人老雅送上了前往敬老院的车。虽然老雅不会说话,但在老雅的眼中,官兵们看到了老雅的惜别之情。

  如今,老雅在敬老院里已经生活了两年多,派出所官兵对老人的关心仍然有增无减。他们还经常去看望老雅,为老人带去他爱吃的水果,向敬老院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这份如同父子、异乎寻常的感情,仍然在延续。(《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白生云 刘晓刚)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011高考专题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