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彦老师:攒了上百个旧电池不知如何处理
 

  市民提出:东跑西颠到郊外找垃圾场不靠谱,为什么不能在居民区或闹市区就近设立回收点呢?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呼和浩特电力中学教师高彦家中。高老师拿出一个袋子,将一大堆废电池倒在桌上。记者看到,这些电池各式各样。“包括纽扣电池、充电电池、锌锰电池等大概有100多个,都是我们近几年积攒的,因为知道随意乱丢会污染环境。但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高老师说。

  其实,如今不少人都遇到了类似高老师这样的烦恼。就此事,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环境保护局辐射管理科咨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环保部门只回收可充电电池,回收地点设在东郊垃圾处理场,市民可将此类电池集中起来送至该地点,做专业处理。对于一次性不可充电电池,市民可投至垃圾箱。”

  这位负责人还说:“2006年1月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台的文件中明令禁止在国内生产和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当时称之为‘限汞令’。‘限汞令’发布之后,目前正规电池生产企业生产的电池已基本实现低汞或无汞,且电池内锌、锰等含量也符合国家标准。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专家科学论证,一次性废旧电池可以不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市民可将一次性废旧电池分散投入到生活垃圾收集箱,与生活垃圾一起进入正规生活垃圾处理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采访中,不少市民提出:让市民东跑西颠到郊外找垃圾场不太靠谱吧?为什么不能在居民区或闹市区就近设立回收点呢?(记者毛锴彦)

[责任编辑 张慧 ]

森林卫士备战“春...
购农机 备春耕
包钢跨入千万吨级...
黄河内蒙古段今年...
草原上开来廉政文...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积极建言献策 共谋发展大计
为了后续有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