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时政新闻   
【走基层】土右旗党员干部“四进家门”党群连心
 

  三月的土默川大地春潮涌动,3500名机关党员干部的身影活跃在包头市土右旗289个行政村,以群众评议进家门、解决问题进家门、政策宣讲进家门、帮困带富进家门为内容的“四进家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据了解,党员干部“四进家门”活动是土右旗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总结形成的一项长效机制。该机制运行以来,实现了一村一个固定党组织帮扶、一村一个长效的党建富民项目、一户一张长久联系的党群“连心卡”,与困难群众和帮扶村建立起长期稳固的结对关系,架起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深受老百姓拥护。

  民声回访一:家住九峰山管委会香桂铺村的韩玉珍,刚在羊圈放下给山羊喂草的袋子,又跑到鸡舍给笨鸡投喂玉米,忙得不亦乐乎。她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山地多、水地少,种啥都得靠天吃饭,多亏旗里的下派干部帮助我们创业致富,协调旗乡两级党员关爱基金扶持我们发展高附加值的土鸡、后山羊绿色禽畜养殖项目,去年一年就多挣了1万多块呢!”

  民声回访二:紧靠黄河大坝的八里湾村,“晴天路如刀,雨天路如膏”的一色红泥路,春天农资运不进,秋天粮食卖不出。眼见全旗“村村通”工程搞得热热闹闹,邻村的红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可本村的自筹资金仍没着落,村民急了,村干部如坐针毡。交通局长王高乐来到八里湾村调研时,农民收入低、无社会资源可挖掘的现状,彻底打消了他组织村民自筹的想法。朝阳村有外出企业家支持修路,再去拜访拜访也许是个办法?当天下午,王高乐驱车赶往包头市祥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杨文军总经理再次捐资5万元。筑路机进村了,老百姓奔走相告,王高乐却悄然离开,为下一个村修路想法子去了。村委会承包土方抵资、“一事一议”项目支持、拜访企业家捐款、请求施工单位减免……一条条水泥路修通了,一辆辆小四轮在水泥路上撒欢地跑,王高乐紧锁的眉头舒展了。

  民声回访三:将军尧镇新房圪旦自然村18户人家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由于地处偏远,农民自身购买力又相对较弱,一些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只能等待流动商贩进村销售,不但质量保证不了,价格也高出一大截。每年春耕备耕期间,买不上放心农资一直是老人们的心病。农历正月十九,旗供销社主任李江在进村调研日记中这样写道,“农资是老百姓收成的保障,农民的需求在哪儿,供销社的服务就应跟到哪儿,这样的村要多找找,这是我们的职责”。第二天,满满当当装着平价农资的三辆农用车开进了村,挨家挨户卸到门口。看到老百姓一路跟着帮忙卸车的高兴劲儿,李江欣慰地在日记上划了一个大对钩销了号……今春以来,全旗组织储备农资10万吨,编排大中小型运输车93辆,将根据农民需求陆续送到每一个中心村农资店和边远村户。

  民声回访四:土右旗289个行政村分别建立民生服务代办点,8个乡镇统一建立镇(乡)民生服务大厅,组织旗级服务窗口下移,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理日常事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每个乡镇配备了一台“便民服务车”,巡回入村处理、代办便民事项,“一户一卡”上门征求意见,每两个月组织党员干部便民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进村入户集中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全旗参与下基层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达3200余人,形成固定的党员干部下基层专项服务队9支,为群众现场办理农保、低保、医保、证件、有线安装、危房改造项目审批等具体问题7521个,开展征拆政策、司法调解、就业信息、社会保障等宣传咨询服务19300多人次,发放肉羊养殖技术、计划生育政策、农机具补贴标准等图书资料36852份,义诊1487人次。明沙淖乡茅蠾村的特困户付光荣,正值壮年,因患严重脉管炎而左腿截肢,家中妻儿老小仅靠低保金勉强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门发卡时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不久,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和1000元慰问金送到了付光荣家。付光荣激动地说:“没想到,一张小卡片儿帮了俺们家这么大的忙,这小卡片连心啊!”

  采访中,每走一个村、一个点儿,记者都强烈感受到,这里的“四进家门”活动搞得踏实、适用,没有花架子,百姓评价高,帮扶效果好,达到了让党员干部在下基层的过程中锤炼党性,躬下身子、放下架子、接上地气,扎扎实实帮困解难、创富造福于民的目的。(记者 宋阿男 通讯员 李红叶)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端午粽飘香
练舞技
清风雅韵扇面展
回民干娘
芍药绽放 花海和林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端午赛龙舟
老牛湾的颜值提升了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