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不久,包头市石拐区老干部局收到了一封来自内蒙古大学受助学生王蓉的感谢信:“我叫王蓉,现在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读大二,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8年间,我求学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王蓉在信中回忆:“2005年,我在包头15中读初二。一天,班主任老师告诉我,石拐区老干局有一个捐资助学活动,专门资助石拐区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把初中部的名额给了我。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一位爷爷把助学金递到我手中,鼓励我好好学习,不要怕眼前的困难,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此后,老干局成了我的第二个家,看到局里的门开着就想进去探望,每次成绩出来,都特想赶紧告诉爷爷奶奶们。”
在石拐区,提起离休老干部捐资助学基金会,几乎家喻户晓。12年来,石拐区28名离休干部离而不休,通过捐资助学基金会平台,向贫困学生捐款助学。目前为止,累计捐款5.2万余元,已持续资助了19名贫困学生。
事情得从2000年说起,石拐区贫困学生马二宝收到了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于家庭困难的他来说,5000元的学费及生活费成了难题。老干局的离退休干部们听说了这事儿,决定资助马二宝到大学毕业。从此,开始了捐助贫困学生的爱心事业。2004年9月,老干部局正式成立了捐资助学基金会,坚持自愿量力原则,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捐助,直至其完成学业。
现年86岁的老干部杨德说:“大伙儿为孩子们筹钱上学是件好事,将来国家建设全靠年轻人,我们老了,这是我们能为社会尽的一点责任和义务。”老干部们常常鼓励受助学生,要珍惜学习机会,争取早日成才。
在老干部们的带动下,石拐区捐资助学蔚然成风。一些单位主动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以前受助过的学生也返回来捐助需要帮助的学生。王蓉回忆:“有一次捐助仪式上,老干部资助过的马二宝学长委托他哥哥给我们5人每人资助200元,当时他研究生刚毕业,当了老师,这些钱是他第一个月的工资。一个人有感恩的心,有社会责任感,懂得付出和奉献,是值得人尊重的。我要努力学习,自强进取,以后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如今,28名离休老干部均已八九十岁高龄了,有的身体不好,家里也并不富裕,但仍然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这份关爱,带给了学子们无尽的温暖和感动。(记者 祝福 通讯员 彭志强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