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从今年3月份开始,内蒙古开展历时3年的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要扶持一批发展项目,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强化一批基层组织,锻炼一批党员干部。
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法院从3月下旬起至12月底,在全院开展“法官下基层”活动,要求每位法官每人每月都要进村入户走访一次,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
该法院要求党组成员打破固定分工,每人承包一片,并把各业务庭室法官编排到了7个基层工作组中,由每人包联一个机关、企业或嘎查村。党员法官则每月重点对联系点内的贫困户、重点户深度走访一次。同时,要求每位法官的下基层工作要与矛盾化解、信访维稳、审判质效、执行成效、司法救助、以案普法、作风转变、管理创新等工作结合起来。
该法院还对下基层活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做到重点走访“听心声”。每走访一个人,都要形成一份详细的记录,统一保存备查。二要做到沉下身子“知民意”。即通过深入苏木镇场、嘎查村、社区、企业、学校走访,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和矛盾纠纷;通过走访和案件审判执行,了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与期盼,及时掌握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要做到为民办事“接地气”。即通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分析,对诉求合理的要解决到位,对诉求不合理的要解释到位;对确实有困难的要帮扶到位,对重点信访对象要稳控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的新需求、新期待,缩小与群众观点、群众期盼的差距,让人民群众在此项活动中受益。(记者刘春芳 通讯员孙明剑 李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