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罹难,冷酷网友令人心寒
好友微博沉痛辟谣
针对某些不实报道,网页上出现了一些谩骂的声音,嘲讽遇害留学生是“富二代”、“纨绔子弟”,对此,遇难者的好友出来沉痛辟谣。
住的是合租房开的是二手宝马
长微博原文
关于4月11日南加大枪杀案遇难者的一些说明
作为双方遇难者在USC的同学好友的代表,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和对媒体不实报道的极度愤怒,对目前网络及媒体不顾其职业道德对遇难者情况的不实报道,做出如下澄清:
1.被害双方在来USC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生活节俭,每学期都各自与其他同学合租房子,共用卧室,以节省房租。而女生更是为了把房租降到最低,选择了相对不太安全的学校西边居住。
2.被害双方来美已经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买车。本学期由于即将毕业找工作需要,遇难男生花一万美金于二手车行购买了2003年已行驶八万英里的二手宝马轿车。该车之所以被误认为是新车,是因为遇难者至今未收到正式车牌,仍然在使用车行临时广告牌照。而遇难女生至今仍未买车。
3.惨案发生的时间为2012年4月11日约凌晨一点。当时被害女生于学校实验室做完实验,男生开车送女生回家时遇难。
作为被害者全体好友的代表,我在这里恳请全体中国同胞,能够抵制谣言,并对不知事实真相而被谣言迷惑的人们做出澄清。
逝者已逝,不要再让不实流言伤害遇难者及其亲友。
善良网友
微博反击
两名同胞遇难,令人心寒的是,竟有网友拍手称快,如此冷漠残酷让人难以接受。不少网友奋起反击:同胞罹难,请不要做冷酷看客!
@Journey-with-Ace:说活该的人全都有心理疾病,如今人情已经冷漠到这地步?大部分留学生都生活不易,没有走过别人的路有什么资格评价?先是加利福尼亚的校园枪击案,接着是南加州大学留学生遇害,唉。
@人人:在美国,留学生打工一年,就可以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一辆二手宝马车只需5500~7000美元。凭什么在美国开宝马就是非官即富?留学的都是富二代?为什么会有各种流言,更有甚者拍手称快?
@彦仔天天去操场跑跑:看到不少人的评论说留学生是富二代该死什么的,我真的觉得中国的人性简直是泯灭到了谷底。同胞罹难,别做麻木不仁的看客!
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发生枪杀案,两名我国留学生在一辆宝马车中不幸遇袭身亡。有媒体捕风捉影称,遇难男学生属“富二代”、“与当地帮派勾结”等;同时不少国内网民对此事幸灾乐祸的反应,也颇令人感喟。面对不实报道和网上谩骂,一些遇害者的同学纷纷表示愤怒与不满,并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站进行辟谣。
同胞罹难,国人本应第一时间对死者表示悲悯、对凶手表达谴责。遗憾的是,一些国内网友表达了相反的情绪。诚然,“宝马”、“留学生”这样的字眼组合在一起,颇易引起一些国人的不良联想,尤其是在“裸官”数量日显巨大、富家子官家女海外频频炫富的现实语境中,基于自身境遇或生活阅历,人们对公平的稀缺性有不同的体味,从而极易在某些“被标签化”群体遭受不幸时表现出加倍的亢奋与快慰。其中,有着现实的成因,亦暴露出人性的某种“非善”。
由于身边所见的不公而心存愤懑,这是一种无奈的事实;但在他人遭受不幸时将这种愤懑不分青红皂白地发泄、转嫁出去,毫不顾忌自己的言辞举动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可能对不幸者及其亲人造成二次伤害,则无疑是将自己的道德水准降低到与制造不公者相差无几的层面,实在是有失理性和智慧。
诚然,对处于不同国情下的消费行为,人们难免从自身感受出发形成不同的理解,比如,对于一万美元的“二手宝马车”,在中国留学生群体、美国当地居民或国内民众中,各自意味着何种档次,大家完全可能作出迥异的判断。但无论如何,面对同胞的罹难、两个年轻生命的粗暴被戕害,我们多少应该怀着对生命的基本敬畏,惋惜、哀悼;怀着对事实真相的基本耐心,慎信、慎言。而不是过早草率发出不负责任的言论。不久前,哈医大年轻医生无辜遭病患杀害,对于这起有着深重社会成因的不幸事件,一些人没有谴责暴力,更没有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而是在网上幸灾乐祸、为暴力叫好。此时此景,何其相似!
悲天悯人,应是中国人传统人道情怀的基本元素。面对同胞罹难的悲剧,我们真的本该少一点笑容、少一点谩骂,多一点悲痛、多一点声援…… (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