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美丽半边天】潘松英:三尺讲台一片丹心
 

  “潘老师,我的孩子这次月考化学考那么点分,他是不是学习不够认真啊?”4月11日中午12点半,自治区“十佳巾帼建功标兵”、集宁一中实验班班主任潘松英刚踏进家门,就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您别急,高中物理学起来比较难,孩子们可能把大多精力都放在学习物理上,结果化学就落下了。经过这次考试,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这种顾此失彼的学习方式是不对的,咱们不需要责备他……”1个多小时后,学生家长终于放心地挂了电话,而此时下午上课的时间就要到了。

  潘松英1996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集宁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师,3年后,她成为集宁一中几十个年轻教师中第一个带高三的教师,在当年的高考中她所教的高160班学生的语文平均成绩位列全乌兰察布市第一。2002年潘松英成为集宁一中第一届西部助学工程“宏志班”的班主任,所带50名学生在2005年高考中全部考上本科,升学率达到100%。她是集宁一中第一位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也是至今唯一一位考博士的教师。她先后多次获校级、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和市级“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1年入选内蒙古人才库。

  4月11日下午两点半,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潘老师换上工作服,快步走向她所带的高一(四)班。她要在上课之前去看看学生们。

  “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学”,“最近有点烦”。在高一(四)班的墙壁上,记者见到了很多由同学们写下的小纸条。“教书多年,真的觉得孩子们很辛苦。尤其在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大,孩子们的内心很压抑,于是我就想,把教室外面的空墙壁变成‘发泄墙’,学生们可以随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虽然发泄墙上的字条没有姓名,但潘松英却能一眼就辨认出字条是哪个学生写的。“每当发现有同学情绪不稳定,我就会及时把字条撕下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疏导。”说着,潘松英将“最近有点烦”的字条撕下来。听惯了“家长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上学”、“老师辛辛苦苦教你们”的话,也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记者觉得眼前这位老师分外亲切。

  “我的孩子很调皮,对此我也非常头疼。有一次孩子犯了错,潘老师没说什么,却让他带盆花到学校里养。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从孩子的变化上才明白了潘老师的用心良苦。现在孩子每天回家向我报告,‘妈妈,我养的花又长了一片叶子’,‘妈妈,我的花马上要开花了’。我发现孩子通过自己养花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而且更加自信了,现在每次考试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教育孩子上,潘老师比我们家长还要用心,我们家长也做不到的潘老师都做到了。”说起自己孩子的改变,谢坤的妈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从教16年,她从没请过病假事假,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她比学生的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教学上,她都是我们的榜样。潘老师经常给我们上示范课,把自己的经验教给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这么多年了,她每天早晨比学生到的早,每天晚上比学生走的迟。她为了学生废寝忘食,一盒饺子,从中午放到下午,直到下了晚自习我经过她办公桌,饺子还在那里放着。”这位和潘老师共同工作在语文教学战线上的老师动情地说,“我就希望她能对自己好点,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自己生活清贫朴素。她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件像样的衣服和首饰,却总自己掏钱给学生买书看病。”

  采访结束,不禁对眼前这位笑容谦恭、身形消瘦的人民教师肃然起敬。一样流逝的青春,可以用来虚掷,也可以用来奉献;一样翻转的年轮,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永远被铭记。三尺讲台,一片丹心,潘松英无悔的选择,滋润了一朵朵花儿。(记者 霍晓庆)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新兵下连后的日子
呼伦贝尔开展防火...
“棒子”真棒
保畅通
又到桃花盛开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某给水团赴神州飞船主着陆场区打井突击队出征
蒙古文版《学生科学技术百科》首发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