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零时20分,京包铁路上行线包头东至古城湾站间,一场人工清筛、大机脱杆捣固、单机抽换轨道的战役在封路大修的“天窗”内打响了。
零时20分,包头工务机械段工作人员接到封锁夜间“天窗”的命令,清筛、整形、捣固、稳定四台车宛若一条黄色的巨龙缓缓到达指定地点,伴随一声长鸣,四车分开,数名身穿黄马夹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接扒链、装导槽、拧螺丝。5分钟后,随着段长柴占军一声令下,清筛车“隆隆”的作业声霎时响起,巨大的扒链将板结的带有煤砟、泥砟的石砟统统“扒”进去,经传送带输送,从8米高空“吐”出5米开外。
京包线全长833公里,是我国西北、华北与东北地区的客货交流重要通道,承担着呼铁局全年1.6亿多吨、近63%的货运任务和1600多万、55%的旅客输送任务。尤其是日均35列万吨大列的开行,每年可为自治区运输货物2亿多吨,对促进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适应铁路的高速大运量要求,呼和浩特铁路局决定从4月3日至4月27日,开展集中修大会战。
“25天内,要完成大机线路捣固139公里,大机道岔脱杆捣固145组,插焊短轨27处,更换站线钢轨3.557公里及桥涵设备整修任务。施工任务繁重,但作业人员仅有200人。”在大修现场,包头工务段包头线路车间职工田宝林向记者介绍这次集中修的难度。
施工现场,镐叉铿锵、尘土飞扬,职工们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换轨和清筛。
“各施工处所回检完毕,全部达标,可以恢复通车。”经过4个小时的作业,此次作业于凌晨4时20分平稳收尾。(记者 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