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上9点,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镇,质监执法人员王玉芹等4人开着面包车又一次来到了当地酒厂最集中的地区,突击检查这些酒厂有没有违规生产假奶酒。
“这里集中着十几家酒厂,因为担心个别经营者瞅我们节假日或休息时违规生产,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展突击检查和夜查。看到哪家亮灯,就进生产车间查看。”王玉芹说。
“2009年以来,我们在监督检查、抽查和综合分析消费者举报申诉等信息时,发现个别白酒、奶酒、配制酒等生产企业存在不按标准和产品工艺组织生产,而是用奶油香精勾兑假奶酒的现象。为此我们开展了多次专项监督检查,到今年年初,共查处未获食品生产许可证,用食用酒精、奶油香精勾兑假奶酒的案件10余起,罚款50余万元。”赤峰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王晓燕介绍,奶酒一直是他们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他们通过严格奶酒生产许可制度,采取日常检查、巡查、市场倒查等方式,严格规范酒企生产行为,严厉打击用奶油香精勾兑奶酒的违法行为。
记者在红山区一家获证奶酒企业的生产车间看到,设备上贴着质监局的封条。企业负责人马成波说:“因为厂房要迁址,我就申报了停产,现在各方面条件具备了,我得写复产申请,质监人员来现场审核通过后才能恢复生产。质监局对我们这些获证企业盯得可紧了!”
“赤峰市有6家获证奶酒生产企业,目前只有一家正常生产,其余5家均已申报停产且履行了报批手续。我们对停产企业实施‘一封一扣’(封生产设备,暂扣奶酒食品生产许可证)措施。”王晓燕说。
当记者问马成波如何勾兑奶酒时,他说:“这个我真没琢磨过,我们好不容易拿到生产许可证,绝不会去造假。执法部门如此监管我们欢迎,这样才能保障正规企业的正常生产。”(记者胡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