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采风】“如此监管我们欢迎!”
 

  5月15日晚上9点,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镇,质监执法人员王玉芹等4人开着面包车又一次来到了当地酒厂最集中的地区,突击检查这些酒厂有没有违规生产假奶酒。

  “这里集中着十几家酒厂,因为担心个别经营者瞅我们节假日或休息时违规生产,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开展突击检查和夜查。看到哪家亮灯,就进生产车间查看。”王玉芹说。

  “2009年以来,我们在监督检查、抽查和综合分析消费者举报申诉等信息时,发现个别白酒、奶酒、配制酒等生产企业存在不按标准和产品工艺组织生产,而是用奶油香精勾兑假奶酒的现象。为此我们开展了多次专项监督检查,到今年年初,共查处未获食品生产许可证,用食用酒精、奶油香精勾兑假奶酒的案件10余起,罚款50余万元。”赤峰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王晓燕介绍,奶酒一直是他们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他们通过严格奶酒生产许可制度,采取日常检查、巡查、市场倒查等方式,严格规范酒企生产行为,严厉打击用奶油香精勾兑奶酒的违法行为。

  记者在红山区一家获证奶酒企业的生产车间看到,设备上贴着质监局的封条。企业负责人马成波说:“因为厂房要迁址,我就申报了停产,现在各方面条件具备了,我得写复产申请,质监人员来现场审核通过后才能恢复生产。质监局对我们这些获证企业盯得可紧了!”

  “赤峰市有6家获证奶酒生产企业,目前只有一家正常生产,其余5家均已申报停产且履行了报批手续。我们对停产企业实施‘一封一扣’(封生产设备,暂扣奶酒食品生产许可证)措施。”王晓燕说。

  当记者问马成波如何勾兑奶酒时,他说:“这个我真没琢磨过,我们好不容易拿到生产许可证,绝不会去造假。执法部门如此监管我们欢迎,这样才能保障正规企业的正常生产。”(记者胡芳)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获奖
苏尼特草原的“珍...
南木猎民村:桦树...
白天鹅的乐园
情迷皮影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云计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
迁徙鸟聚集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