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大调解:网络基本形成机制更加规范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有效形式,大力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大调解网络基本形成。呼和浩特市建立乡镇调委会74个,村级调委会1754个,调解小组5147个,调解人员12881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左右协调,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格局。包头市建立调处中心83个,调委会2539个,调解小组6430个,调解工作人员67969人,每个村(居)委会有1个调解委员会,每10户有1个信息员。通辽市已建旗县(市、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9个,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702个,拥有人民调解员10110名,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大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巴彦淖尔市建立健全了有司法所、派出所、法院、民政、信访等部门参加的苏木镇(街道)人民调委会。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5639个,调解员5886人。各旗县(区)已全部成立了“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乌海市委、政府出台《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意见》,就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工作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

  大调解机制进一步规范。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包头、乌海等地实现居委会调解小组和社会矛盾排查办公室联动、社会矛盾排查办公室和专项工作机构联动、基层政府和上级职能部门联动,及时有效解决各类矛盾,做到小纠纷不出社区(村),大纠纷不出街道(乡镇),重大纠纷不出区(旗县)。包头、赤峰、巴彦淖尔等地对于跨辖区、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基层综治办、司法所配合专项工作组,以辖区居委会为第一前沿,适时介入调解,及时控制群体性事件发生。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对突发性的重特大矛盾纠纷,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集中力量组织突击调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防止激化并酿成群体性事件。

  进一步创新了大调解的方法和手段。各地普遍建立联合接访中心,大力推行领导包案和联席会议制度;有的旗县(市、区)在群众聚集区建立了网络化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的多向并轨工作模式;有的开通了“社区之声”QQ服务群,与社区居民开展网络交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有的将司法调解延伸到司法预防,一些旗县(市、区)法院在农村牧区、田间地头、拆迁社区开设“法官讲堂”,随时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一季度,呼和浩特市共排查各类纠纷646件,调处622件,调处成功率达96%。乌兰察布市共调解民事纠纷846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143件,调处2118件,调处成功率98%。(高志彬)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赤峰市首个女子特...
为"最美教师"祈福
体会新变化
杜鹃花开游人来
获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威风锣鼓响欢乐夕阳红
18匹赛马奔赴蒙古国参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约三月 媒花朵朵送祝福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