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质监提醒:一看二闻三煮水可避免误食“返青粽”
内蒙古新闻网  12-06-24 10:3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端午节来临,正是粽子上市、消费者大量采购之时。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一看二闻三煮水”,以免误食“返青粽”。

  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记者看到,端午节来临,大大小小的粽子摊连成一片。在一家老字号的粽子店记者看到,前来购买粽子的消费者早已排成长龙。蜜枣、豆沙、黑豆等口味的粽子供不应求。

  老板随手拿起一颗粽子,教顾客辨别“返青粽”。“在选购粽子的时候,首先要看外形,粽角要整齐,包装要紧实。然后要看粽叶的颜色,煮过以后的粽叶应该发黄绿色,而不是翠绿的。再剥开粽子,看里面的原料是不是新鲜,粽叶、粽米以及其他配料应该有原料应有的香味。”

  “这家店是老字号,我们常年就在这里买粽子,听说市场上有的粽叶青绿色艳,其实那才是最不安全的,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家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的耿立军一边往袋子里装粽子,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的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外表好看却有毒的“返青粽”。那种特别绿的粽叶是不法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消费者如食用这种粽叶包的粽子,可能会造成铜摄入过量,引起铜中毒。

  除了市场上卖的手工粽子,消费者也要慎重网上购买粽子。记者在网络购物商城看到,一些“自制粽子”网店页面制作精美,粽子的手工制作过程描绘得很详细,粽子照片也非常诱人,但大多回避了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信息,如没有制造者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条件说明,更没有QS认证等信息。

  从买家的评价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如自制粽子包装不好,出现漏气的现象。还有由于运输不当,冷藏不到位,粽叶上已经长了霉点。

  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粽子的识别方法:一看外观,正常的粽叶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而“返青粽”煮后仍青绿诱人;二闻味道,正常棕叶煮过后有较浓的清香味,“返青粽”煮后有淡淡硫黄味;三辨煮水,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返青粽”煮后水变绿。消费者最好去正规场所购买质量有保证的粽子。(记者 张玥)

[责任编辑 赵静 ]

秘境巴丹吉林沙漠
边防干警酷暑练精兵
内蒙古:2012年农...
献血者是英雄
别样的边关文化节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应急演练
国际雪联越野滑雪夏季巡回赛举行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