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内蒙古电价怎样走“阶梯”?
 

  美国能源信息中心2011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平均每户每月用电量为958度,平均电价为11.54美分/度,平均每户居民每月支付电费账单110.55美元。不过,美国各州的电价相差也很大。2010年美国电费最贵的州是夏威夷州,平均每度28.1美分。最便宜的是爱达华州,平均每度7.99美分。

  日本:

  电价挂钩燃料费

  日本从1974年6月开始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按照用电量将电价划分为三个档次,各地电力公司对每档定价稍有差异。

  以东京电力公司为例,用户每月电费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基本电费、正常电费及光伏电源促进附加费。基本电费根据电流量大小分为若干档次,从10A至60A,收费从273日元至1638日元不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

  此外,日本的电价根据燃料费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为鼓励错峰用电,东京电力公司还实行分时电价,每天凌晨1时至6时的深夜用电价格相对低廉。

  香港:

  居民享受月补贴

  在香港工作的王先生已经5个月没交过电费了。因为香港实行电费补贴制度,这个月用不完,还可以自动累计到下个月使用。从2011年7月1日开始,香港连续12个月在每月首日向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注入150港元的补贴。

  据悉,香港供电服务由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和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提供。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家庭供电价格分为七档,价格从93.3分/度至168.3分/度不等。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则分为五等,收费从77.8分/度至129.5分/度不等。两家公司还分别为年长者、残疾人士、失业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电费优惠计划。

  【民情论坛】

  让居民真正享受到阶梯电价的福利

  步入了阶梯电价的消费时代,人们用电的观念和方式正在静悄悄发生变化。低收入家庭的家用电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将电费牢牢地控制在最低档次的范围;那些高收入家庭虽说看不起那几个电钱,但也惦记着电表数字跳动的幅度,害怕不小心超出心理承受程度。这种消费状态下,居民能否享受到阶梯电价带来的福利?

  阶梯电价实质上就是阶梯收费,就像我们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样,坐的距离越长,车费就越贵。同样道理,国家给居民每月用电制定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能够享受电价优惠,超过这个范围就采用阶梯方法收费。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起到公平的作用,也能限制用电量,更能使人自觉地节约用电。比如说,有的家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而且每分每秒都在运行,可有的电器是没必要使用。家人转念一想,用多用少都是一个价格,反正就那几个钱,为啥不用,于是电视一天开着,空调整天转着,每个月的电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有意思的是,阶梯电价并未获得老百姓的完全理解。老百姓多数以“只升不降”来形容时下的阶梯电价。原因在于,正在实行的阶梯电价总共提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不升不降,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则有明显增长。虽然政策要求第一阶梯电量按照覆盖80%居民月均用电量确定,但在大家看来,总体上就是只升不降。老百姓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正如包头市的分析人士指出,“实施阶梯电价本是一件好事,但实施阶梯电价不应增加多数市民负担。”假如我们能够给一些低保户、困难户等设置一个优惠档次,那就更好了。

  阶梯电价是合乎时代潮流的产物。笔者相信,在它的作用下,没有哪一个家庭、哪一家企业会故意出现“电视一天开着”、“办公室电灯一天亮着”的现象。(荣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亲密接触”奥运...
健康骑游
欢乐草原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美丽的草原奇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锡林郭勒号上”的12小时
科尔沁沙地治理显成效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