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街胡同有几个花池,里面杂草丛生,个别居民还把垃圾堆放在花池内,不雅观,也不卫生。”近日,在赤峰市红山区永巨街道办事处桥南社区召开的开放型党组织生活会上,家住小北街胡同的李淑芹将这一情况向社区进行了反映,社区党总支当场决定组织28名党员志愿者对花池内的杂物进行清理,种上了鲜花。难题破解了,居民舒心了。
向群众开放党组织活动是红山区建设开放型党组织的一个缩影。今年,红山区在自治区率先推行社区开放型党组织建设,打破党员组织关系隶属界限,广泛吸纳辖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广大社区群众参与其中,为居民提供开放式服务,架起了党群“连心桥”。在钢铁社区的党组织生活会上,“4050”人员补贴发放、廉租房补贴发放、经济适用房分配等情况公布得一清二楚,小区卫生及居民如厕问题也得到解决。
区域化党建实现了组织生活开放。今年,昭乌达社区组织13个驻街单位党组织成立了区域联合党委,使党员总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资源的整合让社区党建内容丰富起来,“一对一”帮扶行动、“党员奉献日”等活动让社区党建由过去的“一棵树”变成了现在的“一片林”。联合党委成员包商银行在得知下岗职工姚松霞的孩子上大学困难时,主动为其提供每年2000元的资助。目前,红山区有34个社区建立了区域性联合党组织,相继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老年艺术团、楼栋和单元党小组等非建制性党组织100余个。各类区域性党组织辐射到314个驻街单位和12200多名党员。
此外,红山区还在打造社区党建服务品牌上下功夫。昭乌达社区的“五园一湾”、滨河社区的“六心幸福人家”、钢铁社区的“五满意社区”等都已成为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的有效载体。同时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已建成“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6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社区文化服务站52个,为社区办好事2000余件,化解纠纷3000余起,群众满意度100%。(记者 刘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