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市红山区两处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新闻网  12-08-22 12:0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记者日前在红山区文物部门了解到,2012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同时,红山区已经将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和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全部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年度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工作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学院历史系、赤峰市文物局、红山区文物所等几家单位联合进行发掘。在现场记者看到,参与挖掘的学生和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杂草和布方。据了解,今年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将对之前的发掘工作进行深入补充。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位于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的山坡上,该遗址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是一处保存完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红山文化早期大型聚落遗址,遗址面积达到93000平方米。该遗址是目前国内唯一主动发掘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评为“二十大新发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红山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实物载体。

  另据了解,为加快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保护工作,红山区启动了遗址临时保护馆的建设工作,临时保护馆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可以将部分发掘区的房址进行临时性保护。保护馆全部建成后,红山区文物部门还将在馆内进行遗址的本体加固工作和文物复原工作,并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五六千年前红山先民的生活状态,以便专家、学者、游人能更好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了解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同时,红山区还加大了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自出土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仅今年上半年,参观二道井子遗址的专家学者就达到了1万多人。

  为更好的保护好遗址,使更多的人了解夏家店下层文化,红山区在遗址内开辟了参观通道,并在通道内铺设了地毯、架设了防护网和防护罩,并安装了照明设施,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人们能更直接的了解二道井子遗址的全貌。

  同时,为开发、利用好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和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为红山文化的申遗打下良好的基础,红山区已经将这两处遗址全部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胡军)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亲密接触”奥运...
健康骑游
欢乐草原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美丽的草原奇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锡林郭勒号上”的12小时
科尔沁沙地治理显成效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