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价格搞“翻牌” 促销猫腻多
内蒙古新闻网  12-09-27 16:2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近日,记者在主城区某家大型超市准备选购一款洗面奶时,看见部分洗化用品并没有明确标价。选好洗面奶询问价格时,身边的促销人员表示这款商品是特价商品,单价为9.9元。随后记者去收银台结账,付款时收银员却说这款洗面奶15元。明明是特价的9.9元怎么一转身就变成15元了?记者和收银员说明之后,收银员却说:“这款没有特价,单价就是15元,估计是楼上的人说错了。”

  记者在采访中也遇到了市民反映的类似情况。哈斯在某超市购食品时,选中了一种有明确价格标注的食品。400克包装应该比300克包装的要贵,但在收银台结账后查看购物小票时,却发现300克的居然收了400克的价钱。回去询问超市人员时,收银员却表示:“这个我们也不清楚,问厂家吧。”

  折扣原价收,价格不统一,超市这样的行为是否欺骗了消费者?记者在通辽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个别超市利用消费者对显性价格标签的认可,在电脑里搞“暗箱操作”,这是一种隐性欺诈,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当标注价格与实际收费价格不一样时,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赔。超市物品未标明价格更是不允许的。工商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特别是购买一些特价及优惠促销的商品时,注意核对商品价格,还要养成检查小票的习惯,谨防商家从中做手脚,以免吃了“哑巴亏”。(记者尘文)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草原上的图书室
新学年开始了
带着毛驴闯市场
动态清零 零就业家庭
胜利者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秋菊绽放塞外青城
内蒙古博牙高速公路即将开通运营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